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眼位回退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2-12-17至2013-12-1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斜视角>-15△,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的斜视度测量设计手术,患者接受非主导眼的外直肌后徙或外直肌后徙结合内直肌缩短术。患者依照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斜视角度、近立体视、屈光状态、术后第一天眼位、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家族史分组。患者检查:双眼的视力,角膜映光法结合三棱镜中和法检查视近视远斜视角,向上及向下注视25度时视远斜视角,屈光检查,眼球运动状态,近立体视觉,同视机检查,眼底彩照,眼轴长度。全部患者矫正视力≥0.8,接受遮盖单眼1小时后检查三棱镜度大于-15△。结果:本次研究共65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其中男38人,女27人,平均17.8±10.2(5~44)岁,≤8岁的有17人,>8岁的48人。他们的发病年龄从0岁~28岁,成双峰的趋势,3~5岁为第一个高峰共15人,13~15岁为第二个高峰共11人。术前21人没有近立体视,占32.3%。有同时视的32人,没有同时视的有33人。8人有家族史,占12.3%,基本型的患者39人,其余均为集合不足型26人,分开过强型0人。65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第一天57人正位,2人过矫,6人欠矫。术后第一周正位56人,欠矫9人,过矫0人。65人中52人接受了3~13个月的随访。术后最终眼位正位22人,欠矫30人,过矫0人。152例手术后最终22人正位,30人欠矫,46人有效。有效率占88.5%。其中6人近立体视下降,8人术后近立体视没有提高,但也没有提示下降,因为他们术前均近无立体视,其余38人,术后近立体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率73.1%。2经过统计学分析,52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眼位回退,回退量大概为7.65±6.82.(P=0.000).65人的第一周的眼位回退约为1.7PD。3将52例随访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依据术前有无立体视分成两组,比较远期眼位的正位率,发现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前无立体视者20人,其中14人正位(70%),有近立体视者32人,其中只有8人正位(25%),既术前无立体视者较有立体视的患者术后远期眼位正位率高。其中第一组中眼位回退量均数为4.650。第二组为9.531。两组比较眼位回退量有差别,t=-2.684,P=0.010,其中术前无立体视的患者术后眼位回退量小。与前结果相一致。4将5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依斜视类型分为基本型33人,集合不足型19人,第一组中眼位回退量均数为5.406。第二组中眼位回退量均数为11.250。两组比较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的眼位回退量有差别,t=-3.318,P=0.002。其中集合不足型的患者术后眼位回退量大。5将5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第一天的眼位以术后眼位0PD为分界,其中内隐斜的18人,外隐斜的28人,完全正位为6人,其中内隐斜组中眼位回退量均数为11.444,外隐斜组中眼位回退量均数为5.143。两组比较术后第一天眼位不同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的眼位回退量有差别,t=3.225,P=0.002。其中术后第一天内隐斜的患者术后眼位回退量大。研究术后第一天眼位与术后远期眼位回退量之间的线性关系,r=0.324,P=0.019。结论:1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有助于眼位和立体视的改善。2集合不足型和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比较,集合不足型的患者术后眼位回退量大。3术后第一天眼位与术后远期眼位回退量之间有线性关系,其手术后第一天为内隐斜的患者远期回退量也大。4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有无立体视的患者术后最终眼位正位率有差异,其中术前无立体视的术后远期眼位正位率高。术后远期眼位回退量小。5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的眼位控制受多种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