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不同大小、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肺癌灌注参数的比较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不同大小、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肺癌的血供特征,评价CT灌注成像在肺癌组织学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对2006年9月-2008年6月期间经组织学证实的65例肺癌患者,男41例,女24例,年龄33-76岁,平均55岁。病灶最大径2.0-8.6cm,平均4.7cm。鳞癌31例、腺癌26例、小细胞癌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可以提示分化程度者41例,其中高分化23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6例。所有患者先行常规肺部CT平扫,确定病变部位,而后以4ml/s速度注射碘浓度为300mg/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50ml,延迟5s,连续扫描50s,对病变行同层动态扫描。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GE Advantage Window 4.2工作站,应用Perfusion3.0软件包中体部肿瘤灌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肿瘤的各个灌注参数值。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大小、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肺癌的灌注值。结果:不同大小(最大径≤50mm与>50mm)、组织学类型(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腺癌与鳞癌)、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肺癌问各个灌注参数值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无助于确定肺癌的组织学分类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对CT灌注参数值没有影响。二CT灌注成像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目的:研究肺癌化疗前后灌注参数值的改变,监测化疗疗效,评估各灌注参数值对肺癌化疗近期效果的预测作用。材料和方法:2008年4月-2009年2月期间,对37例经组织学证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进行肺部肿物CT灌注扫描及常规增强扫描。比较肺癌化疗前后肿瘤形态和瘤区各灌注参数值的变化,采用RECIST标准评价肿瘤形态学改变,比较肺癌各灌注参数值及其变化与化疗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37例肺癌患者中,近期疗效评价为缓解者14例,未缓解者23例。缓解组肿瘤的治疗前BF值为96.2±44.2ml/min/100g,高于未缓解组治疗前BF值69.1±33.2 ml/min/10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9);缓解组肿瘤的治疗前MTT值略低于未缓解组,BV、PS值略高于未缓解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缓解组中,肿瘤的BF值治疗后下降至65.0±29.3ml/min/100g,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8);MTT值治疗前为4.2±1.3s,治疗后升高至5.7±2.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2);BV和PS值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未缓解组肿瘤化疗前后BF、BV、MTT和PS值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高血流量状态提示肿瘤对化疗反应相对敏感,早期缓解率高。肺癌治疗后灌注值的变化与近期疗效有关,血流量下降、平均通过时间升高提示肿瘤对化疗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