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人格独立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从依附父母到逐渐摆脱这种依附,并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途径。国外的研究认为,青少年及“后青春期”大学生要实现人格的完整和独立,建立家庭以外的亲密关系,发展良好的社会情感,需要具有在心理上和原生家庭分离或分化,在对父母的依恋和自我的独立之间获得平衡的能力。这被称为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研究者还发现,自我分化的水平会对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对今后的社会适应和个人发展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见对大学生自我分化特点以及低自我分化大学生的干预研究是一个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国内鲜见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自我分化大学生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团体辅导的作用进行探讨。首先对40名社交焦虑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对其自我分化水平有了初步了解,初步总结了低自我分化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对471名大一至大四文理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考察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招募自低自我分化的大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制定提升自我分化的团体辅导方案并对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在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成绩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平均水平处在正常范围,但情绪反应维度均分低于平均水平3.5分,仍有38.9%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低于平均水平。(2)大学生自我分化在自我位置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大学生的自我位置得分显著大于女性学大学生的自我位置得分。(3)大学生的自我分化在总分、情绪反应和情感断绝因子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卷入融合因子虽然整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事后比较发现二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三年级。(4)大学生自我分化在生源地(城乡)、专业、恋爱经历方面没有差异。(5)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提升自我分化水平的团体辅导干预方案是科学、可行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