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以农耕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家国一体的政治文化秩序,这种秩序在建立统一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过程中曾起过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所暴露出的弊端日益严重。在外敌的入侵、国难当头之时,家国文化曾在历史上广为解读;尤其是近现代中国命运面临严重的危机,有识之士积极探索民族出路,家国文化成为其思考的对象之一。二十世纪初老舍深受北平浓郁传统文化的熏陶,后又游学西欧国家,接受西方文化的浸染。中西对比反差的悬殊和亲身所遭遇令其对传统家国文化产生质疑与反思。在三四十年代抗日民族战争的烽火中,老舍立于民族大义的立场对传统文化集中了个人性的解读,沙中淘金,高扬家国至上的大旗,鼓动士气,振兴民族抗战精神。在新中国时期,他曾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改造建设,而变动的时局再次将其置于另一重深渊。纵观老舍一生的文艺道路,不难发现,其身上承载的是传统文化的基因,而现实时代促其生发转变,传达为文学艺术世界种种家国形态的叙述。本文从老舍与传统家国文化关系的角度,分析老舍解读传统家国文化的独特性,展现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在乱世中艰难的寻找与抉择,并试图揭示这一过程的原因与其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