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分子病因学分析和畸形分布的相关性的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yan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表型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和分子病因学研究,初步探讨四种基因在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热点突变。通过影像学特征分析,了解内耳畸形在极重度听力损失耳蜗植入患者中耳蜗畸形的分布情况,结合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探讨耳蜗畸形与耳聋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课题选取2012-2015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398例非综合征型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的耳蜗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家长或患者本人书面知情同意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10m1,提取基因组DNA。用SNPscan法进行GJB2、GJB3、SLC26A4基因及线粒体DNA(Mitochondial DNA,mtDNA)突变位点m.1555A>G、m.1494C>T和m.1095T>C检测。参照国际上最新的分类标准[1],回顾性分析样本的影像学资料,并与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98例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耳蜗植入患者中,共有男性207人,女性191人,男女比例为1:0.92。其中,汉族334人,回族43人,藏族10人,东乡族10人。有听力损失家族史者50例,占12.56%(50/398)。语前聋患者358例,占89.95%(358/398),语前聋患者平均植入年龄为5.00±3.28岁。2.患者中共有108例检测到GJB2基因突变,占27.13%(108/398)。其中纯合突变36例,复合杂合突变39例,单杂合突变携带39例。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c.235delC、c.109G>A以及c.299300delA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 12.31%、3.38%和3.89%。检出GJB2基因突变的基因型共23种,其中以 [c.235del C]/[c.235delC]、[c.109G>A]以及[c.235delC]/[c.299300delAT]三种最为常见,分别占28.70%(31/108)、23.15%(25/108)和15.74%(17/108),占到所有基因型的67.59%(73/108)。3.本研究有8位患者检出GJB3基因突变,占2.01%(8/398),8例均为单杂合突变。其中7例为c.580G>A杂合突变和1例为c.538C>T杂合突变,二者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88%和0.13%。4.本研究有83例患者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占20.85%(83/398)。其中纯合突变23例,复合杂合突变40例,单杂合突变携带20例。其中最常见的致病位点为c.919-2A>G、c.2168A>G和c.1229C>T,三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为9.17%、2.26%和0.75%。检出SLC26A4基因突变的基因型共41种,其中最常见的6种基因型为[c.919-2A>G]/[c.919-2A>G]、[c.919-2A>G]、[c.919-2A>G]/[c.2168A>G]、[c.1174A>T]/[c.2168A>G]、[c.1489G>A]、[c.919-2A>G]/[c.1229C>T],分别占24.10%(20/83)、9.64%(8/83)、8.43%(7/83)、3.61%(3/83)、3.61%(3/83)、3.61%(3/83),占所有基因型的53.01%。5.本研究的患者中共有9位患者检出线粒体基因均质性突变,占2.26%,检出的位点为m.1555A>G和m.1095T>C。其中检测出m.1555A>G突变者5例,m.1095T>C突变者4例。6.398例耳蜗植入患者中共有199例患者未检测出GJB2、GJB3、SLC26A4基因突变及m.1555A>G、m.1494C>T和m.1095T>C基因突变,占样本总数的50%。7.398例耳蜗植入患者中有内耳畸形者共137例,畸形发生率为34.42%(137/398),其中累及双耳132例,占96.35%(132/137);累及单侧5例,占3.64%(5/137),受累耳共269耳;剩余双侧均未累及者261例,占65.58%(261/398)。涉及的内耳畸形种类包含: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者155耳,占57.62%(155/269);前庭及半规管畸形者11耳,占4.89%(11/269);内听道狭窄2耳,占0.74%(2/269);内听道扩大5耳,占1.86%(5/269);耳蜗畸形96耳,占35.68%(96/269)。耳蜗畸形包括耳蜗未发育3耳,3.13%(3/96);耳蜗发育不全II型2耳,占2.08%(2/96);耳蜗发育不全III型4耳,占4.17%(4/96);不完全分隔I型9耳,占9.38%(9/96);不完全分隔II型73耳,占76.04%(73/96);不完全分隔III型5耳,占5.21%(5/96)。上述畸形中伴有前庭导水管扩大有222耳,占82.52(222/269)。8.将患者分为无畸形组和患有畸形组,在无畸形组261例患者中共有86例患者检出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32.95%(86/261),等位基因频率为26.82%;有内耳畸形组137例者中共有21例患者检出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15.33%(21/137),等位基因频率为12.41%。将患者分为GJB2基因单等位基因突变组、双等位基因突变组、4种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组。三组的内耳畸形发生率分别为20.00%(8/40)、19.11%(13/68)、21.60%(43/199),相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9.按照是否伴有前庭导水管扩大进行分组,其中无内耳畸形组SLC26A4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1.15%,EVA相关组SLC26A4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59.91%,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内耳畸形不伴有前庭导水管扩大组SLC26A4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2.50%,与EVA相关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SLC26A4双等位基因突变者共63例,前庭导水管扩大的发生率为100%。10.不伴有前庭导水管扩大的内耳畸形组与无内耳畸形组SLC26A4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3%和1.1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伴有前庭导水管扩大的内耳畸形组SLC26A4的等位基因频率(3.13%)与前庭导水管相关性畸形组SLC26A4的等位基因频率(59.10%),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398例非综合征型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的耳蜗植入患者中,检测出GJB2基因突变携带者108例,占27.13%(108/398);GJB3基因突变携带者8例,占2.01%(8/398);SLC26A4基因突变携带者共83例,占20.85%(83/398);线粒体m.1555A>G、和m.1095T>C基因突变携带者共9例,占2.26%(9/398),共占总样本数的50%。2.GJB2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者共75例,SLC26A4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者63例,m.1555A>G及m.1095T>C突变患者共9例。因此分子学病因明确者共147例,占36.94%(147/398)。分子病因学不明确者251例,占63.06%(251/398)。3.398例耳蜗植入患者中有内耳畸形者共137例,畸形发生率为33.79%(137/398),其中累及双耳132例,占98.54%(132/137);累及单侧5例,占3.64%(5/137),受累耳共269耳;剩余双侧均未累及者261例,占65.58%(261/398)。涉及的内耳畸形种类包含: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者155耳,占57.62%(155/269);前庭及半规管畸形者11耳,占4.89%(11/269);内听道狭窄2耳,占0.74%(2/269);内听道扩大5耳,占1.86%(5/269);耳蜗畸形96耳,占35.68%(96/269)。耳蜗畸形中包括耳蜗未发育3耳,3.13%(3/96);耳蜗发育不全II型2耳,占2.08%(2/96);耳蜗发育不全III型4耳,占4.17%(4/96);不完全分隔I型9耳,占9.38%(9/96);不完全分隔II型73耳,占76.04%(73/96);不完全分隔III型5耳,占5.21%(5/96)。上述畸形中伴有前庭导水管扩大有222耳,占82.52(222/269)。4.GJB2基因突变并非内耳畸形的重要因素5.SLC26A4基因突变是前庭导水管相关畸形和不完全分隔II型最主要的分子学病因。6.非前庭导水管相关性畸形与SLC16A4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乡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建设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江苏省非常重视乡村建设工作,出台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是为了打造“三农”发展新载体,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增效,最终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侧重点有所不同,它立足的是未来农村
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新型的案件,机会损失赔偿就这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于目前对机会损失还缺乏统一的认定规则和证明标准,再加上传统“全有或全
在推动“一带一路”伟大事业建设多元合作的主导时期,铁路运输无疑是建设开放之路,繁荣之路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高铁外交”发展迅速,已成为继“熊猫外交”、“乒乓外交”后最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采用射频RF信号和空间耦合的传导特征进行双向通信,能够保证对待识别物体的非物理触碰同时自动标识认证的技术,有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快速推广,人们对信息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频谱资源早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科学家们一边利用新科技提高当前频谱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在不
近些年来,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的性能以及各终端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增大。终端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使得系统传输速率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终端
埋藏物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罗马时期,其后世界各国法律都作出类似规定。传统埋藏物概念在存在空间上仅限定于陆地,无论是土地、房梁、天花板或者其他动产、不动产中,都未超越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在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车辆将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智能驾驶而言,道路检测技术是一个关键技术,这包括道路前方延伸方向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服务也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由多种设备和部件共同组成,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
本文研究带有随机项的非局部扩散KPP方程的行波解.主要考虑其最小波速问题.旨在给出其最小波速精确的刻画.许多非局部扩散方程不能在一点处得到线性近似方程,也就无法利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