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Raltitrexed)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分别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吡柔比星(Pirarubicin)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以后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合理参考方案。方法:2012年9月份至2014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65例肝细胞癌患者被纳入了此项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1]121号)2011年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的诊断标准,均经过临床病理检查、临床症状、上腹部增强CT、上腹部B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检查证实。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号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雷替曲塞组(A组)31例,平均年龄57.55±2.58岁(35-73岁);氟尿嘧啶组(B组)34例,平均年龄57.09±2.28岁(37-79岁)。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4周的肝功能指标的值、AFP值、不良反应情况及肿瘤大小变化情况。统计两组病例6、12、18个月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情况。结果:(1)术后4周复查上腹部CT平扫加增强判断肿瘤大小变化,结果A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71.0%,B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7.6%,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4周两组患者的AFP值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两组AFP值的下降率比较,A组下降率41.9%,B组下降率3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均不明显;(3)术后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A组发热率64.5%,B组发热率70.6%,(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25.8%,B组58.8%,(P<0.05);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A组为9.7%,B组为29.4%,(P<0.05);(4)两组患者的6、12、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是:A组93.5%、80.6%、41.9%,B组94.1%、73.5%、44.1%,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53.8天(95%CI 412.2~495.4),443.7天(95%CI 400.1~487.3)(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0天和540天(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分别联合奥沙利铂、吡柔比星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相当,但是雷替曲塞组的临床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