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bgtb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上升,“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医学快速发展,人口寿命逐渐延长。与此同时,由于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育意识的变化,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全球的人口结构发生显著的转变,逐步趋于老龄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从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公报,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2010年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为2329840人,占其总人口数的10.12%,高于全国水平,因此其老龄化所带来的压力将会更大。老龄化是全世界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老龄化压力、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国家繁荣社会发展的成果,必然成为国家和相关研究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二)老龄化社会对老年长期护理(包括生活和医疗护理)的需求极为迫切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加速走下坡路,对于医疗、保健、心理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的需求急速加剧。首先,老年人的失能状况是导致其产生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功能的衰退以及疾病的增加,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逐渐丧失、生活变得难以自理,相对应的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也就相应增加,老年人对生活以及疾病护理的需求也就愈发强烈。同时,在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作用下,家庭规模逐渐变小,家庭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大量“四二一”、“四二二”甚至“八四一二”结构的家庭还有空巢家庭的出现,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疾病护理功能受到极大冲击,使得社会在加速老龄化的同时老年护理局面日益严峻。此外,我国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伤残率和疾病发生率都远高于总人口。据国家卫生部1994年的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生活在城市的老年人中,带病生存的占到60.2%,比总人口的平均患病率高出1.54倍;在农村,有22.6%的老年人口带病生存,比农村总人口平均患病率高出2.1倍。且老年人多发慢性疾病,疗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在高龄老人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从医疗和生活两个方面提供护理服务,保证老年人顺利安度晚年、努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均迫在眉睫。而长期护理正是一个融健康服务和日常生活照料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其护理理念和内容正符合我国现阶段老年人实际需求,因此长期护理理应成为我国现阶段对老年人照护的最重要内容。(三)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的需要1、国外研究进展.长期护理概念的提出始于19世纪60、70年代,国外发达国家在完善健康照护制度的基础上,开始逐渐重视社会照护问题,老年照护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获得快速发展,老年长期护理概念逐渐清晰。研究主要围绕着长期护理服务和长期护理保障服务,老年人口作为服务的最主要人群,成为关注的重点。关于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研究,起初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是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发展趋势及其满足,尤其针对健康护理费用支出的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及其应对策略。随着各国长期护理实践进程,老年长期护理研究探讨的主题不再仅限于经济问题,逐渐转向长期护理服务需要性的实质改变,如服务供给、服务类型的选择。近期,研究又转向于长期护理与生活质量提高及个性化服务要求方面。国外长期护理保障保险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面对不断增加的长期护理费用日益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各国开始构建长期护理保障及保险制度,在筹资方式、服务对象、护理方式、等级划分、给付方式、保险费承担方式等方面均形成了具体、全面的要求和规范,极大推动和规范了各国长期护理服务的开展。随着各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推行,以及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出现,出现了一系列如,长期护理保险作用、保险市场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研究销售及开发等新的议题,国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之,经过多年的实践,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老年护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在实际运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宝贵经验可供我们借鉴。而且,由此催生了大量的、多视角的老年长期护理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我国的老年长期护理的研究和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和分析框架。2、国内研究现状通过系统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3-2010年的所有收录文献107篇老年护理相关文章的文献发现,我国在老年护理方面研究,较国外发达国家严重滞后。由于中国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国内长期护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老年护理服务研究领域,虽从总体上看,文献涵盖体系的结构、过程以及服务的结果,以及外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但聚焦单个研究,均呈现出分布零散,研究不够深入、系统,以议论性文献或综述为主、论述方法也以定性论述为主,论文发表杂志等级偏低,缺乏全面系统的实证调查和第一手数据,还处于问题发现、经验吸收、理论摸索阶段,缺乏对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现状,包括资源现状、服务提供、需方现状等方面研究和讨论,对老年护理的政策法规、行业规范以及发展对策也缺乏深入的探讨。长期护理及长期护理保障保险研究领域,由于我国还未建立长期护理服务和保障体系,正式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也未出现。因此该方面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多为国外长期护理服务和制度介绍以及我国长期护理制度的设想和理论探讨。在保障建立之前,服务体现的建设尤为重要,因为当前如何聚焦于长期护理服务领域,在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的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建立应成为研究的导向。对老年护理服务领域而言,我国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诸多问题中突出问题是什么,如何构建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的,研制针对性关键策略,这些都成为当前研究中亟需回答的空白点,也是本文努力和尝试的方向,希望有所突破的重点。二、材料与方法研究以政策制定科学化程序、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定性定量多重论证、多维度组合评价法为指导方法。政策制定科学化程序主要应用其政策问题确认思路与方法,指导着本研究系统收集老年护理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着研究通过归纳与演绎、文献分析、现实数量论证等方法相结合,研制解决突出问题策略思路及必要地支持系统等;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则主要运用其表达子模及其子模之间关系,通过将问题归入子模来尝试构探索问题、之间的关系,探索突出问题的形成机制;定性定量多重论证方法乃是为了防范研究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针对主要思路和观点,综合运用“文献定性和定量论证、现实数据定量验证、供方和需方意向论证等进行多重论证和检验;多维度组合评价法通过对不同机构,不同地区,老年护理服务组织者、提供者和消费者三方,人力、物力和财力现状及预测,回顾性文献研究、横断面调查和前瞻预测,老年护理现状、问题、原因和对策的管理研究程序等多个维度的组合交叉。研究的应用性方法包括文献归纳法、横断面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服务对象以及社区需方的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测算。本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确定了6个调查样本区县。调查对象为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包括第一冠名机构17家,第二、三冠名机构5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家,服务提供人员包括上海市18个区(县)的卫生局领导82人,老年护理相关机构领导及抽样地区老年护理相关机构的职工和注册护士986人、住院病人2303人,服务辖区的老年人口2073人。调查内容包括机构配置现状,组织者、提供者的意向调查,以及需方的健康状况、服务需要及利用等。三、主要研究结果(一)上海市长期护理架构及老年护理机构功能定位研究研究发现,对于长期护理概念,国际上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研究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和实践中的界定,认为长期护理主要是指对身心功能有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护理、生活照料与情绪安抚等长期的连续性、综合性的照料服务。在分析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长期护理架构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上海市老年长期护理的架构图,即老年长期护理由卫生系统和民政系统共同承担,根据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的多少,提供服务的场所被分为医疗机构、社区、居家以及社会福利机构在整个长期护理服务架构方面,对照发达国家,中国存在的主要差距,一是长期护理整体上发展不平衡,薄弱环节在于社区和居家护理,不同类型的服务之间混合交叉,缺乏协同;二是对服务对象缺乏需求评估;三是长期护理整理上利用医疗护理多,利用养老机构少,其中医疗护理方面利用机构护理多,利用社区居家护理少;,四是提供服务的护理人员数量和种类较少。老年医疗护理是老年人整个医疗保健和长期照护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老年医疗护理属于卫生服务体系和长期护理体系的交叉部分,它在卫生服务体系中处于末端,但在长期护理体系中处于前端。从机构性质上分析,老年护理机构属于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医疗护理。入住老年护理机构的服务对象,需要健康或医疗护理,且生活不能自理。(二)上海市老年护理现状、存在突出问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1、通过文献归纳分析系统搜寻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3-2010年107篇文献的阅读与分析,系统归纳总结出老年护理或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保障等管理方面的问题共有269类,按照问题系统宏观模型提示的子模进一步进行归纳得到25类问题。按照问题的文章提及比例,明确当前研究者普遍公认的第一位问题是“老年护理服务,尤其是医疗护理服务供不应求”。2、通过意向调查确认问题针对这25类问题,我们咨询了参加此次调查的老年护理相关机构服务组织者和提供者986人,总平均认可率达到82.0%。认可率排在的第一位仍的是“护理服务供不应求”(认可程度达到了95.3%)。这一结果与研究者对老年护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看法具有高度的一致。3、依据卫生系统宏观模型论证突出问题的形成机制研究利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作为理论指导研究各个子模之间以及25个问题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明确了突出问题的形成机制:首先,从系统外来看,社会经济和人口需要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且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快速的老龄化带来老年护理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快速增涨。文化和行为方面,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影响事物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从需方来看,老年人口对老年护理的认识不足,将老年护理与老年病护理相提并论,生活不能自理后不管是否达到长期医疗护理的要求就产生入住老年医疗护理机构,萌发对护理资源,尤其是医疗护理资源过度使用的导向。从供方及其管理方来看,其对老年护理的认识不足,不仅将老年护理与老年病护理相提并论,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重视不足,也产生老年护理过多依赖老年医疗护理的念头。其次,老年护理管理内部来看,行政和组织上,一直以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为重点的护理管理体制与老年护理工作范畴不断扩大不相适应,对老年护理市场缺少长远规划,短视趋利行为与老年护理行业的准公共品的性质缺乏有效协调。突出表现为:老年护理功能定位不清、服务缺乏评估标准,各类服务机构出入院指征、职责与要求不明、质量管理标准过宽泛,老年护理的专业护理教育不足,专业科研立项少,同时机构内部则出现老年护理收费缺乏明确且统一的标准,老年护理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和措施不健全,无法调动积极性等。针对需方的医疗和社会保障建设不足,尤其是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缺失。不得不单独提出的是:老年人在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还缺乏老年护理保险。对上海而言主要是家庭病床的居家护理、养老机构护理与医疗护理机构的保障水平及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保障制度的缺失必然会对服务过程中的供方和需方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对需方选择性就医,以及服务供方的诱导需求等。资源上,受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政府管理方对老年护理重视不够,政府财政对老年护理机构在绝对和相对数量上补助不足,老年护理机构和床位不足且分布不均,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缺乏,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素质、技能水平不足,观念态度有待于转变,老年护理院的设施设备不够人性化等资源配置问题明显。过程中,首先,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素质不高、设备缺乏不够人性化、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导致老年护理服务的种类在资源基础上难以丰富;其次,老年护理机构缺乏长远规划和功能定位不准,以及提供服务缺乏评价标准,这是服务种类少且缺少侧重在管理层面的原因;第三、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法律的规范,使得产生护理服务缺乏责任心的问题;第四,由于老年人缺乏医疗和社会保障,尤其是没有老年护理保险,服务过程中供方行为必然聚焦与以医疗护理为主的盈利较多的服务项目,忽视心理、康复等其他缺少收费项目标准、盈利性较少且花费时间较多的项目,服务项目开展较少也在所难免。最终表现为,系统结果上,由于老年护理功能定位不准,缺乏老年护理对象出入院标准的评价,加上外环境中老年护理需方具有强烈的过度利用老年医疗护理资源意向,同时由于缺乏老年长期护理保障,针对养老机构和居家护理保障的缺失,即使是保障相对较完善的上海,其保障也仅是参照医疗机构报销水平,且居家和机构养老服务中涉及的医疗服务水平较医疗护理机构较低,如此势必激发需方强烈的入住医疗护理机构的愿望。如此,加之服务过程以及资源配置等结构方面的不足,老年护理服务,尤其是医疗护理服务供不应求问题成为体系的突出问题。当然,由于保障的缺失及其老年护理费用负担严重同时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4、通过供需现状调查论证突出问题(1)老年护理服务组织体系现状上海市承担老年长期护理的机构,包括养老相关机构和老年医疗护理相关机构,分别承担着上海市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和医疗相关护理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上海市共有老年医疗护理相关机构404家,包括老年护理院71家(其中,第一冠名机构17家,第二三冠名机构5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7家、老年医院4家、二级综合性医院76家、综合性民办医院16家;家庭病床40752张;养老相关机构1161家。(2)宏观政策与微观标准缺失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主要围绕体系建设的资源模块,尚未提及体系功能、服务标准和过程规范。上海市虽有老年护理和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但是还缺乏服务需求评估标准,建立老年护理制度尚处在方案研制过程中。全市老年护理机构中仅10家能提供出入院标准,且均为定性要求,缺乏明确的规定和解释。(3)经费投入及机构补偿状况2010年上海市从事老年护理服务的相关机构中,稍有盈余和利润率大于百分之十的机构的比例分别为50.7%和14.2%,虽然两者占到了大多数,但是仍有30%左右的处于10%左右的亏损。各类老年护理机构的财政投入比例均在10%左右,明显不足。医疗和药品住院收入分别为每机构3884.38千元和2778.51千元,医疗住院收入大于药品。这可能与老年护理机构主要提供老年人的长期住院护理服务,其收入主要来自这个方面有关,但以住院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的收入并不高的。结合其财政不高的投入力度以及30%的亏损力度可以看出,老年护理机构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4)床位情况2010年上海市老年护理相关机构共有老年护理床位数为23798张,其中有老年护理冠名的第一和第二、三冠名机构合计床位量占总数的4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占老年护理床位30%构成。2006-2010年本市老年护理病床平均年增长率为2.42%,发展滞后于老年人口年均4.69%的增长速度。床位类型中60.6%为混合型床位。床位使用率89.6%,其中第一冠名机构使用率最高,达98.9%。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1-5个月,最长达15年4个月,说明不合理占用问题的存在。(5)人力资源状况2010年上海市老年护理相关机构,在岗医护人员平均每机构51.05人,护工16.33人,义工1.65人。医生数平均每机构26.48人,注册护士19.63人,助理护士0.25人。平均每老年护理床位从事老年护理人员数为0.67人,与卫生部要求的0.8人还有一定差距。纵向来看,在岗医护人员从2006年的49.23人增加到2010年的55.89人,年均增长率3.22%。编制医护人员平均每机构人数从2006年的25.39人增加到2010年的28.98人,年均增长率仅2.29%,增速滞后于在岗医护人员。五年来老年护理服务人员始终处于超编状态,老年护理编制人员数在编制上和实际现有人员上均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且在增长速度上也滞后于实际需要。(6)设备设施建设状况2010年每机构老年护理相关房屋建筑面积平均2364.41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平均1914.13平方米;老年护理病床17770张,病房5476个。当前正在使用的32种与老年护理相关的基本仪器中,《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标准所要求的老年护理相关仪器总体配置率达到了74.8%,全部仪器的总体配置率达到了70.1%,虽然配置并不太低,但是距离全部配置还存在一定差异。按照1999年颁布的《上海市老年护理院基本标准》中所列的老年护理机构应当配置的12项基本设施,总体配置率为81.2%,并未实现全部配置。(7)老年护理服务业务开展状况《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要求的14类相关科室,整体独立开展率为75.8%,开展率最高的是临床病室(病房)和护理站,为96.9%,其次是医师室(95.9%)。开展率最低的两类科室是弥留室(22.9%)和谈心室(25.0%)。分析老年护理相关的科室未独立设置的原因,业务用房不足成为最主要的原因,占了32.3%,其次是与其他科室共用,占了20.1%,另外有17.5%的机构则是因为条件限制或条件不足。业务服务开展中,医疗护理的开展率为88.2%,与此同时起居饮食的生活护理与照料开展也达到了95.5%。(8)老年护理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情况分析被调查的2303名老年护理院当日住院病中,医疗保险覆盖率较达98.4%,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为主占51.1%,经济来源以离退休金为主,所有病人退休金的金额平均值为2151.59元/月。主观感受到孤独(包括有时孤独、孤独、很孤独)和紧张害怕(有时害怕、害怕、很害怕)的超过半数。住院病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达98.7%之多,患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病人占78.9%,患三种及三种以上慢性病的患者占50.6%。住院病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74家老年护理机构中被调查的30668名出院病人,以年龄大于80岁的(占64.1%)、非农业户口的产业工人(占45.0%)、享有城保的人员(占63.1%)居多,其平均住院时间为110天,平均每床日医疗费用为127.62元。(9)社区老年人口情况分析被调查的2012名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口中,医疗保险覆盖率较高达98.6%,经济来源以退休金为主占84.6%,总体患病率高达77.29%,慢性病患病率由高到低前10位疾病顺位依次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白内障、脑血管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肠胃炎、前列腺炎、椎间盘疾病,与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的全国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前十位疾病大致相同。社区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占0.2%,能够部分自理的占1.6%,自理存在困难的共占1.8%,而完全能够自理的占98.2%。据调查,结合住院老年人口生活不能自理能力的比例53.8%,以及住院和社区人口的构成,推算出上海老年人口生活不能自理的总比例为8.98%。从认知情况来看,社区老人老年护理服务知晓率较高,占一半以上(65.3%)。社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后想要选择服务的占到51.2%,个性化老年护理服务服务内容中,疾病诊断治疗的需要选择率最高,为71.3%,且认为是入住老年护理元的最迫切需要的服务。老年护理服务机构类型选择意向中,34.4%社区老人选择生活不能自理后入住养老院,36.6%社区老人选择生活不能自理的同时身患疾病后入住护理医院。调查中当前有5.4%的需要住护理院,其中出于“生活上不能自理”的占44.4%,而老年人口想要入住老年护理医院而未能入住的原因调查,认为“费用高、支付不起”的老年人口超过半数(60.0%),其次认为“床位少住不上院”的占26.6%。(三)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突出问题定量研究1、概要内容开展了基于长期护理的老年护理床位数量测算,并在床位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床护比0.8的标准要求测算了老年护理机构注册护士和护理员的需要数量,按现有设备配置缺口和上述床位缺口所需增加的基本设备投入资金,并指出设施的配置关键在与建筑用地和空间。2、基于长期护理的床位数测算思路和步骤基于长期护理及前述老年护理机构医疗护理服务对象的界定,基于现有机构、社区人口、住院病人等调查数据,研究研制了以满足现有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需要和需求的老年护理机构中医疗服务床位数的测算思路与步骤:首先,基于社区人口及其生活自理能和需要住院而未住院情况,测算社区新增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需要量,继而剔除完全是需要生活照料而引发的住院需要,测算社区新增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需要量。继而结合现有住院医疗护理老年人的平均住院天数及每床位平均开放天数,测算满足社区新增需要的医疗护理床位数;其次,考虑到现有医疗护理机构服务对象中存在过度利用现象,现有医疗护理床位剔除具有“完全生活自理能力”的非老年医疗护理对象所占床位,可测算出机构内切实满足住院病人需要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床位;第三,考虑到养老机构中有部分需要机构医疗护理的服务人群,根据现有养老机构占用床位数及需要医疗护理服务比例,测算需要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人群所需的床位数;第四,医疗护理机构和养老机构内切实满足医疗护理服务需要的床位总数,再加上社区老年人口新增老年医疗护理床位数,即可得到满足老年人口全人群的理想床位需要量。第五,已经入住养老和医疗护理机构的为已经转化的需求,社区的需要是否能够转化为需求呢?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将社区新增医疗护理床位中,剔除掉因支付不起费用等原因无法转化的需要,测算老年医疗护理机构理想床位的需求量。当然,现有床位的利用率在研究中也充分进行了考虑。第六,根据现有人口以及未来的人口预测值,运用比值法研制预测未来在老年人口变化趋势明确在没有任何政策干预下,上海市医疗护理床位的发展趋势及缺口大小。按照分配卫生资源的重要原则,卫生资源分配取决于医疗需要而不是需求,因此本研究最终推荐的是按照需要测算的床位数据,但按需求测算的数据也可作为重要参考。3、主要测算结果(1)老年护理机构床位供不应求,测算出当前缺口数约1-1.26万张;到2015年需求近4.5万张,如果不加政策干预,缺口将达1.6万张。(2)到2015年需要增加老年护理机构注册护士7300~8500名,护理员1.7-1.8万名。(3)当前老年护理机构仪器配置所需增加资金3.2-5.5亿元。(四)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策略研究针对老年护理领域存在的25个问题,推导研制出12条发展策略思路,通过意向调查论证得到老年护理管理和提供者的普遍认同,并从中推选了若干重点发展策略,包括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政府重视和引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明确功能定位,发展社区居家护理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项研究结果,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政策建议,主要围绕加大政府重视、支持与引导,界定老年护理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标准,完善老年护理资源配套建设三大方面提出数十条政策建议。其中,从分析老年护理服务的公益性及其体现和维持所需条件,来强调政府重视的必要性。在政府引导方面提出了“四多四少”为原则的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导向,即:多利用生活照料,少依赖医疗护理;多利用社区护理,少依赖机构护理;多利用物力科技,少依赖人力投入;多利用社会资源,少依赖财政资源。在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方面,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重点发挥好引领和转型两大作用,并要解决动力不足、人手不够、风险过大的问题,同时增设社区护理中心、社区护理站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类型。在老年护理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标准界定方面,指出老年护理机构性质上属于医疗机构,入住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基础和专业医疗护理的需求,以医疗护理为主,生活照料为辅。依据医疗护理服务是否连续、生活能否自理,分类别向老年人提供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各类护理服务规范和出入院标准的界定方面,重点是建立服务需求判断标准、各类机构与服务界定与衔接、出入院评价标准和各类服务标准。评估与质量监管机制方面,要建立和细化老年护理服务和监管的工作框架,对需方建立护理服务需求评估机制,对需方加强服务监管与考核评估。四、研究中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一)结果创新1、运用文献归纳分析法、横断面调查研究、意向调查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次系统、全面地明确了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明确了突出问题的形成机制,并针对关键解决点研制了关键策略,尤其是满足老年护理服务需要和需求的资源配置的测算,为加强上海市老年护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其他同类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科学参考。2、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区老年护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类机构进行了系统的机构调查,对相关政府部门领导、机构领导、职工、住院病人、社区老年人口等老年护理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问卷调查,明确了机构配置现状,组织者、提供者的意向调查,以及需方的健康状况、服务需要及利用等现状,为进一步改进老年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了本底。(二)方法和应用创新1、研究遵循“政策制定科学化程序”建议的“政策问题确认思路”,引入和应用文献Meta分析、科学计量分析法思路,对文献进行定性和半定量专题研究,系统分析和总结归纳究竟存在哪些问题;继而结合现况调查结果以及问题的可解决性,从服务组织者和提供者实践出发,确定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突出问题。克服了利用焦点组访谈或名义团体法等方法快速确认问题的缺陷,实现了“系统全面搜集”和“精确界定和表述”和“科学归类”问题。2、以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提示的“结构”、“过程”和“结果”模型为指导,通过个问题归入模型,明确了各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尤其是突出问题形成的机制。理论演绎和推论的基础上,研究大量的现实数据以及来自需方和供方的意向调查数据,实现对突出问题及其形成机制的定性定量多重论证。该研究过程探讨并形成一整套的分析问题及探讨其形成机制的思路与方法,为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提供了方法学依据。3、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老年护理服务组织者及服务者的意向调查结果,研究尝试了适合我国国情、上海市市情的长期护理、老年长期护理功能以及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对象的粗略界定。并据此,研制了满足老年护理服务需要和需求的床位量及人力、仪器设备的配置测算思路与步骤,并尝试利用机构调查、意向调查等数据,进行了模拟测算与验证。可为其他同类研究提供科学借鉴的同时,将引发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功能界定和评价标准界定探索上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三)研究的不足之处研究秉承科学研究思路,合理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准确的分析与测算,并尽量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者和组织者、提供者以及需方意向相结合,以确保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的可行、可信以及可操作,但是由于时间有限,(1)并未进行策略的可操作性实践检验。如果时间允许,可进行解决策略的实践可操作性方案研制,并通过实践模拟运行对策略的可操作性,尤其是测算结果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和修正;(2)研究策略研究中,研究仅是全面、系统的提及各方面策略,并未针对每个策略进行详细研究,如功能的详细界定,出入院评价标准的研制,以及老年护理保障制度的建立等。这些都应成为本人以及国外同行研究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对南海北部陆坡V36-06-3柱状样上部进行高分辨率地层学研究、浮游有孔虫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并运用转换函数法和加权平均法求取约15000—7000aB.P.的末次冰消期中古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约10500—7900aB.P.期间有
<正>近年来,萧山区结合实际,从制度建立和活动开展两个层面搭建民营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立体框架,并在全区进行推广。目前,全区51家民营企业被命名为萧山区级企业廉洁文化示范点
目的:应用炎症因子与肿瘤指标联合检测找出乙肝患者肝癌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诊治的患者160例,分为原发性肝细胞癌伴HBV阳性组,原发性肝细
机关档案是对机关人事资料、成长历程中的荣誉和事件的有效记录,是管理层决策的重要依据,管理得当能为领导层决策增添客观性因素,同时能够为机关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很好的
研究分析了广西猫儿山中山森林中3种落叶阔叶树(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青榨槭Acer davidti;缺萼枫香Lktuidambar acalycina)和4种常绿阔叶树(铁椎栲Castanopsis lainontii;曼青冈
本文以长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河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归纳出在各历史时期长河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征,并总结出长河沿岸的历史遗存。在对长河的历史遗存进行现状分析、分布特
污水处理可以合理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长期以来作为一种公益性产品由政府提供给民众。随着全国市场化的进程,2010年昆明市污水处理行业也紧随其步伐,滇池水务有限公
<正>太阳光芒万丈,令人不能直视。但一滴水珠却能掀开那耀眼华丽的外衣,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七彩的太阳。生活也是这样,往往一件小事却能折射出
前言 上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这类化合物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抗微生物、抗肿瘤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药理作用。黄芩类是黄酮类化合物中
目前在中国,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以其技术和经济上的优越性,己经成为隧道建设的主流,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正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