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疾病负担严重,但目前其确切的病因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神经可塑性机制在抑郁症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这其中,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可塑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文献证实NRAS和PRKCB1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别在神经营养因子作用通路、及其前体修饰中起到重要作用,基因多态性又可能影响基因的功能。因此本研究探讨抑郁症患者NRAS和PRKCB1基因mRNA在外周血的表达差异以及其基因多态性(NRAS:rs12128420;PRKCB1:rs11859534;rs3785383;rs1490754;rs8054767)与抑郁症的发病及症状关联性。对象与方法:1.纳入31例药物洗脱期的抑郁症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样本,应用Taqman探针检测两组被测对象外周血NRAS和PRKCB1基因mRNA相对表达差异。2.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共纳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部的汉族人群病例组671例(男251例,女420例),来自健康查体中心的健康汉族人群纳入对照组709例(男338例,女371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入组的患者均分别进行HAMD-17和HAMA-14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取肘静脉血3ml,保存于-20℃冰箱,采用上海莱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ml血液基因组DNA小量提取试剂盒提取DNA。运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NRAS:rs12128420;PRKCB1:rs11859534;rs3785383;rs1490754;rs8054767基因型。4.运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H-W平衡及等位基因关联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定性资料做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型与疾病症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基因表达共纳入31例首发未用药或药物洗脱期的抑郁症患者,其中男16(52%)例,女15(48%)例,平均(30.83±8.84)岁。和23例健康对照样本,其中男12(52%)例,女11(48%)例,平均(28.52±5.12)岁。研究发现NRAS基因和PRKCB1基因外周血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p<0.01)研究纳入病例组共纳入674例,其中男251(37.2%)例,女420(62.8%)例,年龄18-65岁,平均(34.3±14.162)岁。对照组共入组709例,其中男331例(46.7﹪),女329例(46.4﹪),平均龄(34.18±17.67)岁。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正常对照组和病例组两组间NRAS基因的rs12128420;PRKCB1的rs11859534、rs3785383、rs1490754、rs8054767共5个位点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两条基因的5个SNP位点与HAMD-17和HAMD-14各因子分做方差分析发现:(1)rs12128420三组基因型比较HAMD-17第15项“疑病”和HAMA-14第9项“心血管系统症状”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2)rs11859534三组基因型比较HAMD-17的第12项“胃肠道症状”三组评分有显著差异;(3)rs3785383三组基因型比较HAMD-17第8项“迟缓”三组评分有显著差异;(4)rs1490754三组基因型比较HAMD-17第3项“自杀”、6项“早醒”、14项“性症状”和HAMA-14第6项“抑郁心境:丧失兴趣、对以往爱好的事务缺乏快感、忧郁、早醒、昼重夜轻”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5)rs8054767三组基因型比较HAMD-17的第15项“疑病”,和HAMA-14第9项“心血管系统症状”、11项“胃肠消化道症状”三组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1.发现抑郁症患者NRAS基因和PRKCB1基因外周血mRNA表达显著升高。2.没有发现rs12128420、rs11859534、rs3785383、rs1490754、rs8054767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存在关联的证据;3.发现NRAS和PRKCB两条基因的多态性与抑郁症胃肠道症状、早醒、心血管系统症状、疑病、迟缓等症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