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城县地处湘中东北部,滨湘江下游两岸,隶属湖南省长沙市,境内方言属湘语长益片,同长沙方言接近。1995年望城县志(伍云姬主编)按内部差异将其分成五小片,即河西腔,以高塘岭、黄金为代表;河东腔,以铜官、霞凝为代表;围子腔,以乔口、靖港为代表;卯田腔,以麻田为代表;湘潭腔,以太平、坪塘为代表。我们在对该县境内方言的全面调查中发现,95年县志的描写尚有疏而未密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重点选取望城县与周边县市毗邻之地中那些与县城话有区别、95年县志尚未反映的乡镇间的方言作为重点调查对象,这些乡镇是:北面茶亭镇、东城镇;西北角的格塘镇、靖港镇、乔口镇;西面以及西南面的白若铺镇和雨埫坪镇;南面含浦镇和坪塘镇及其以南地区。在4000单字音调查的基础上,进而对词汇也做了详细的调查,而后将这些点的音系与望城县城(高塘岭镇)的语音系统进行比较,以展示望城县境内方言语音的全貌,并尽自己所能对其间的差异的成因作出解释,为望城方言和湘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新的事实依据。文章共分为四章,包括一个附录。第一章引言这一章简单介绍了望城县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语言状况和望城方言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望城县县城话的语音系统和音韵特点这一章主要是对望城县县城(高塘岭镇)语音的系统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包括它的声韵调、声韵配合关系及音韵特点,并制作出望城县县城话的同音字表。这一部分还将调查出来的材料与1995年的望城县志作了比较, 95年县志的记音时间是1990年,距今已二十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今县城语音系统与二十年前的语音系统已有差距。发音合作人当时为55岁,经与这次调查中75岁以上的发音合作人的语音系统比较,发现二者间亦存在一些差异,我们把这些差异描写出来,力求呈现方言的现实面貌。第三章望城方言各小片的语音特征本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望城县高塘岭镇方言与中古音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初步概括出其语音特征,从历时的角度描绘其发展的脉络。第四章望城方言六小片各自的内部差异本章取95年县志划分的五小片中与其代表点语音有别的新点的调查材料,考察五小片各自的差异现象,并尝试对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作出解释。最后,对95年县志五小片的划分提出新的修正意见:五小片的划分虽然注意到了各自语音上的特征,但是由于它在处理上采取的是传统的以点带面的概括方式,而没有对各片所辖之地的语音现象作详细的调查,因此尚多疏失之处。一是五小片中皆有当跨片而属的小点;二是从语音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上看,最宜划为六小片而非五小片,即原来的河东腔当一分为二:原河东腔的属地仅限于桥驿镇、丁字镇两镇和两镇以南的新港镇、捞刀河镇一带,而原来归于河东腔的铜官镇、东城镇、茶亭镇当则应独立为一新的片区,因毗邻湘阴县,我们把它称为湘阴腔。三是原湘潭腔所属地宜改为以坪塘镇观音港以南的太平、白泉、落家湾一带和含浦镇以南毗邻湘潭县一带,而坪塘镇,含浦镇、莲花镇的镇中心一带则因交通设施发展便利,其语音与高塘岭镇区别不大,因此,笔者将之并入河西腔。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初步得出研究结论:望城县境内方音区别成因语言接触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