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要素价格扭曲和城乡消费差距是研究学者高度关注的经济问题。随着渐进式改革的开展,要素市场的滞后开放阻碍了要素合理配置,在政府行政干预下,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进一步加深,不仅会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抑制作用,而且会影响到居民生活,削弱消费能力。自建国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形态导致不同身份标签的居民消费存在明显差异,虽然整体居民消费支出在持续增加,但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表现出明显不对称性,消费差距的存在不仅制约着社会供需关系平衡,而且抑制了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不利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变。因此,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要素价格扭曲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从而为改善城乡消费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供一些新思路。
  本文通过对要素价格扭曲测算方法相关文献的梳理,选择学术界比较认可的生产函数法来测算中国2000~2016年30个省份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结果显示我国省际要素价格扭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由负转正的发展趋势,且资本价格扭曲系数明显大于劳动价格扭曲系数。进一步地,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会通过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两条路径来作用城乡消费差距的机理。再通过计量模型构建,采用系统GMM两步法检验要素价格扭曲影响城乡消费差距的中介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对城乡消费差距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引入中介变量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后,要素价格扭曲则通过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来加剧城乡消费差距;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正向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东、西部地区的作用力大于中部地区;通过更换要素价格扭曲测算方法再次检验要素价格扭曲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证实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以期城乡消费差距能进一步缩小,居民消费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
其他文献
房产财富在家庭财富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些年,受房地产市场改革的影响,房价不断上涨使居民在住房层面获得了意外的财富增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微观个体的行为和相应结果。事实上,住房财富的增值加剧了家户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而教育回报与家庭财富密切相关,这种“意外之财”是否会对教育成果产生影响,房产财富的不平等是否会实现代际间的传递,成为了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了对这一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在2010和2014两年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越发丰富,肥胖问题在成年人中越来越普遍。为了缓解肥胖症的蔓延,减轻医疗负担,本文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估计结果。通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结合工具变量的研究方法,我们发现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成人的BMI值和超重的概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论证了绿地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对居民健康具有明显的益处。对子样本的分析结果提供了异质性的证据。首先,在男性和女性之中,男性的体重更易受城市公园绿地的影响。而对女性而言,因为存在一些不可观测因
长期以来,有不少金融学者还有金融机构关注并且研究两个或者多个证券市场间产生的联动性。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地扩大其向外部开放的程度,内地的资本市场从零开始到初具规模且在不断完善。进入21世纪以后,金融加快全球化的进程。经过了多年的改革,我国内地的证券市场终于厚积薄发,比如上交所,2000年初,上证A股平均每天的成交额尚无百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15年,一天的交易额就大于一万亿元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内地证券市场现在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我国内地证券市场的体量在全球的排名靠前,
本文将1999年中国实施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作为外生冲击,运用年龄队列和学历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对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学历——职位匹配的影响。基于自我评估法的测度结果表明,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中国大学生学历——职位向下错配群体规模不断增加,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的学历向下错配比率最高,在划分学历向下错配等级为严重错配,中度错配和轻度错配之后发现,本科及以上学历群体中学历与就业低配者多为轻度错配。双重差分回归估计结果显示,高校扩招政策显著增加了大学生学历——职
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碳排放问题严峻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力部门作为我国煤炭能源消耗最为密集和碳排放最为严重的部门,能源投入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迫在眉睫。一方面,随着我国不断出台政策和法规,电源结构绿色化转型不断加快,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电技术发展得尤为迅猛;另一方面,应电改九号文要求,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电价市场化改革作为其中的核心环节,会直接影响到电价水平的高低。未来,电力部门将实现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电源结构优化带来的碳减排效果势必与当前定价机制下有所不同,
政府鼓励人们减少使用私家车出行,而更多的使用主动模式(主要是步行和骑车)及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这项呼吁旨在减少污染排放和增进人口健康。许多文献讨论了出行模式与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但很少学者研究健康状况对通勤模式选择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4年至2015年的数据,通过建立多项逻辑模型(MultinomialLogit Model,MNL)来识别个人健康指标如何影响通勤方式的选择。总体而言,本文发现个人健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勤模式的选择。以机动车(包含小汽车、出租车和摩托车)作为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但出口企业普遍面临低质低价、低附加值等问题,因此出口产品质量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国际贸易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伴随着出口贸易额的飞速增长,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尤其是近年来高铁网络大规模建设,这在推动我国外贸出口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外部效应,帮助企业更好地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本文探讨了高铁开通如何作用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为外贸政策制定和基础设施布局提供了更为科学客观的依据。
  本文结合2000-2013
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一国在国际竞争中实力与地位的体现,长期以来我国都高度重视,以期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近年来,我国高端制造业规模不断发展变大,已然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目前,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如技术受限、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比较低端位置等许多问题,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无疑给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难题。因此,急需探索和开辟新的市场,而“一带一路”倡议正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从全局视角来分析“一带一路”高端制造业贸易竞争关
目前我国正处于绿色经济转型的时期,现有研究重点关注了制造业的绿色发展,相比之下,服务业的绿色发展较容易被忽略。当前我国进入了以服务业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发展阶段,强调绿色发展成为追求服务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经济内在结构发展的必然后果,也是相关政策对经济结构和升级的重要促进作用。历年来,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绿色经济效率差别较大,而在防止相关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率的过程中,政府有效环境规制的实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发展,我国环境规制分类的方式日益繁多,不同的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能源需求的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但能源消费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优化不合理和低效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必然选择。对此,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降低煤炭比例,近年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也出现了明显改善。而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不同种类的能源消费以及能源消费的行业分布取决于构成经济总体中各个产业的集约程度和产业结构特征,不同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的能源消费结构,另一方面,能源资源的分布也会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