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自1980年以后,我国地方政府突然对农地征用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打着公共利益名义进行农地征用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出现,人们通常把这种行为称之为“新圈地运动”。我国农地被征用的现象十分突出,有关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征用土地已多达3.9亿亩,这不仅会造成我国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会有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了解决我国农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搞清楚地方政府在农地征用中存在的不合理行为及其根源,以规范地方政府的农地征用行为为宗旨。文章第一章讲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对农地、农地征用、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同时阐述了本文所用的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产权理论以及本文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以山西省河底村为例讲述了我国地方政府在农地征用中的行为,主要讲了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和农民的博弈过程,地方政府在与上级政府的博弈中,为了追求绩效和自身利益,会采取瞒报和隐报的方式,而上级政府旨在保护农地,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会把征用农地的规模确定在一个范围内,而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往往会扩大这个范围,使自己从中获取巨额的利益;在与农民集体的博弈中,由于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模糊性导致了地方政府直接充当了土地的所有者,与农民集体合伙买卖农民土地;在与农民的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征用农民土地,使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造成了大量农民的上访事件;第四章就我国地方政府在农地征用中的不合理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分别从地方政府本身、农民及征地制度三个方面来找出其根源所在;第五章提出了规范我国地方政府农地征用行为的对策,借鉴国外,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从地方政府自身、农民和制度这三个方面入手提出规范我国地方政府农地征用行为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既运用了宏观性的思维,也运用了微观的具体实例,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本文力图通过规范和健全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行为对此作出了对策性研究,从而保证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公平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