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水土与养分流失耦合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jzk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水是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的主要驱动力和载体,本文通过野外原位模拟降雨径流小区试验和天然降雨下水土保持治理对比小流域试验,从坡面和小流域尺度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和雨强,以及人为加速侵蚀破坏下降雨-径流-侵蚀产沙-养分流失之间的关系,阐明水土和养分流失耦合机理。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度和降雨强度对水土和养分流失的影响差异显著:林地蓄水保土效果显著,初始产流时间在25min左右,土壤侵蚀速率仅为裸地的8%。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累积径流量和产沙量均与时间呈线性增加,关系为Y=ax-b,径流系数a表现为:裸地>撂荒地>草地>林地。累积径流量和产沙量随雨强和降雨强度增加呈现指数增加(Y=axb);但随坡度增加,系数a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   径流和泥沙的迁移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泥沙结合态是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其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径流中养分浓度。与裸地的碳、氮和磷养分的总流失量相比,撂荒地分别占47.9%、60.8%和46.1%;草地占22.5%、14.4%和17.4%,林地占1.4%、2.8%和2.6%。林地和草地水土保持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养分流失,控制面源污染。随降雨强度增加,流失的总碳、总氮和总磷均呈线性增加;坡度与养分流失呈现多项式关系,即小坡度下,随着坡度增加养分流失量增加,当坡度达到临界坡度时养分流失量减少。   2)草地、林地和耕地人为加速侵蚀下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和林地人为开垦破坏后侵蚀速率分别增加了27.1%,188.9%和10225.1%;产沙量增加了27.3%、190.6%和9370.0%;草地林地增加了44.9%和85.3%,耕地产流量减少了22.4%外,缓坡耕地上进行翻耕等农业措施,虽然增加扰动,土壤侵蚀速率增加0.27倍,但入渗率增加,蓄水保墒的作用显著。   与耕地原状相比,加速侵蚀后流失总有机碳、总氮、总磷流失量分别增加104.5%,42.5%和59.5%。草地翻耕后虽然径流溶解态养分降低,但泥沙结合态养分增加1.7倍以上,流失总有机碳、氮和磷量分别增加104.1%,69.9%和18.2%。林地去除枯枝落叶层后以溶解态养分流失为主,总有机碳、氮、磷流失总量分别增加6.1,4.7和15.1倍;而翻耕后增加18.1,8.6和27.2倍,且以泥沙结合态流失为主。   3)对流域内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土壤可蚀性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指出:与治理流域东沟相比,西沟有机质减少了6.4%,速效钾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东沟和西沟速效磷含量变异系数均较大,土壤颗粒组成中粉粒和砂粒变异系数较大。沿沟道高程降低方向,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均表现为随着距离沟头相对距离增加而富集的趋势,但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减少趋势。   与坡耕地相比,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增加了1.2%~20.7%和1.2%~9.3%;梯田林地、经济林和生态林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显著,其它措施减少了9.2%~167.1%;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差异大。除撂荒梯田和淤地坝地的土壤各酶活性减少了6.3%~49.5%和1.2%~15.6%,其它治理措施的土壤酶活性均增加。梯田林地、生态林地和人工草地的土壤状况最好;其次为经济林地和撂荒草地土壤质量良好;农耕梯田和撂荒梯田土壤质量较差;坡耕地和淤地坝地的土壤质量最差。   4)水土保持治理显著减少径流量和产沙量,2008年年桥子治理流域东沟侵蚀模数为58.2t/km2,未治理流域西沟比东沟增加了9.4倍;2009年治理流域产沙量基本无,而未治理流域侵蚀模数仍然高达和293.6t/km2。   与治理流域相比,在08-06-30和09-08-28次暴雨过程中未治理流域径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增加了3.9和19.6倍,11.7和242.3倍。初始径流中养分浓度较高,后逐渐消减。整个流失过程东、未治理流域有机碳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呈平缓下降趋势;治理流域径流中氮浓度平缓下降,未治理流域下降急剧;磷浓度在0.15~0.28mg/L波动。两次降雨过程中治理流域有机碳流失量为274.2和51.8kg/hm2,其中泥沙结合态占97.3%和90.9%,泥沙浸提态占2.4%和2.1%,径流态占0.3%和7.0%:未治理流域比治理流域增加了24.6租22.5倍。水土保持治理不仅影响氮流失量,还影响流失形态,西沟两次降雨氮素流失均大于东沟。09-08-28次降雨径流态占增加了1252.9%,08-06-30次降雨泥沙浸提态氮流失量增加了56.9%。治理流域磷素流失量为9.7和2.0kg/hm2,未治理流域增加了22.8和20.9倍。磷素流失形态变化差异不显著。
其他文献
·据АA.ГF.Зарбалиев报道,Шемахикий地区试验站用五年的时间研究了不同地理来源的小黑麦材料的生物学和经济性状。试验于1978年秋在材料搜集圃进行,每
蒸发是自然界水文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壤的水分运动受蒸发的影响。本文以土壤水动力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方法测定了昌吉水均
氨氧化作用作为硝化过程的第一和限速步骤,在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一直倍受关注。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隶属β-和γ-变形纲菌的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
 在考虑了资产的流动性之后,得到了一个基于流动性的消费版的资产定价模型.通过这一模型,对股权溢价之谜、规模效应等实证金融中的反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After considering
分析了2009年夏季(8月)、冬季(12月)辽东湾25个大面站的网采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经初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48属108种,其生态类型主要
水稻化肥重基施酌追施(有的地方称一次全层基施)是近年来省内外大力推广的施肥技术.我区从1979年到1982年,有5个县12个单位进行30多次田间对比试验,并在双季早、晚稻大田推广
油菜是一种不耐冻的越冬作物,若出现O℃以下气温,特别是连续出现-5℃以下气温,油菜便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冻害,其中以叶片受冻最为普遍,叶片颜色往往发紫,严重的叶片皱缩,叶面
该文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弹头系统电磁脉冲电激励模拟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了目前条件下采用电激励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弹头系统电磁脉冲研究
自苹果和谷歌重新定义智能手机之后,智能手机的“军备竞赛”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从更大和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到更多核心和更高主频的处理器,再到普充到快充的技术革新,每一次的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产物,更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缤纷实用的陶瓷制作工艺到精美绝伦的剪纸,从心手合一的篆刻技法到各类舞台艺术,无一不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