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人们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文化和制度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的哲学观念实现了革命性改造,继承和发展了包括古代、近代、东方、西方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等各时期、各类型哲学历史的优秀成果,特别是使原本初级形态的唯物主义哲学焕发出新鲜的活力和创造的勇气,在重建现代文明实践观的同时,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永远值得珍视的思想武器。从这个意义来看,全面、深入和科学的理解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内涵,不但是全面、深入和科学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实践性的前提条件,而且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事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意义非常重大。有鉴于此,本文不揣冒昧重拾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问题的讨论,力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内涵进行一些浅陋和基础性的白笔素描,或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讨论有所附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和实践观念是以往哲学思想实践范畴和实践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本文起首着手追溯以往中外哲学历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理解,描述其实际情况,分析其认识境遇,总结其思想得失。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基本存在方式,所以是哲学思考普遍必然的研究对象。事实上,从历史上看,从国内到国外,从古代到近代、现代,哲学历史上从来不乏对实践内涵问题的阐释尝试。在中国古代哲学,“实践”主要是指道德体系,哲学实践性显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生活的实践知识设置”。在古希腊哲学,“实践”主要指的是伦理实践,是当前进程的幸福感觉,哲学实践性相应地表现为追求良好的伦理内涵。在近代和德国古典哲学,“实践”主要是指心理活动、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相应的哲学实践理论的特点便是“关于”修行或生命实践的哲学探究。本文第二方阵的主要考虑在于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历史上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实现了哲学认识视角、认识方法、思想内容的实践论转向,它转而从实践中来解决哲学世代面临的诸多实践基本问题。实践是人类特有是存在方式,人们以实践的方式满足自己需要,展开探索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从而构建自己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这意味着它必然是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具体处境和时代内容变化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上分别在东方和西方不同的处境和条件下发展出不同的运思理路,简要梳理和概要比较两者的发展状况就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内涵的确完全可以,而且十分需要从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阐发和呈现。本文第三方阵的内容关注“东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两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内涵的阐释理路。本文最后部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内涵的尝试性的总结和概括,相对来说必然是比较初级的尝试,但也是本文前述部分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我们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来看实践内涵,形成一套固有的、僵化的认识和观念。通过传统的,中西方的实践内涵的比较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革命仍然非常重要,它始终把社会实践的总和看作是自己各种理论和意识形态辩论的客观基础,由此才能对实践进行辩证的、革命性的认识和重建。面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历史现实,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实践内涵解读经验来看就不难发现,当前的实践在很大程度受制于传统的实践哲学,前现代的实践哲学依然没有完全退出其影响历史的效力,而现代社会的实践观念体系也是存在一些缺点,致使现代社会同时面临由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促成的生态主义危机和由片面的物质利益崇拜导致的人的自由精神的危机。这种危机,本质上都是对人类存在方式的实践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内涵的片面理解和呈现造成的,因此也在相当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对人类存在方式的实践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内涵的全面复归与科学发展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