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双源双能量CT与3.0TMRI诊断家兔急性肺栓塞的准确性。
方法:经股静脉注入明胶海绵栓子(2×2×10mm及4×2×10mm栓子各2个)制作家兔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栓塞后2h行双能量CT及MRI,得到CT肺动脉图像(CTPA)、双能量肺灌注图像(DEPI)及MR肺动脉图像(MRPA)和MR肺灌注图像(MRPP)。以肺叶为单位,记录栓塞的数目和部位。以病理学为金标准,计算DEPI、CTPA、DECT(DEPI与CTPA联合)及MRPA与MRPP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
结果: CTPA及MRPA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肺动脉截断;DEPI和MR肺灌注成像表现为栓塞区不同范围灌注稀疏或灌注缺失。CTPA、DEPI检测肺动脉栓塞的敏感度为95.8%、95.8%;特异度94.1%、90.2%;MRPA和MR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3%、90.2%;37.5%、98%。CTPA与DEPI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检测的吻合度非常好(Kappa值=0.971,P<0.001),CTPA与MRPA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检测的吻合度较好(Kappa值=0.796,P<0.001)。对于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CTPA与MRPA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EPI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92%)高于MRPP(78.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双源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诊断家兔实验性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敏感度略高于MRPA,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优于MRPP。
目的:评价球囊栓塞法制备的犬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的CT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学特点。
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13只(实验组11只,对照组2只),球囊栓塞犬的左下叶肺动脉2h,然后撤出球囊,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栓塞前、栓塞2h、再灌注1h、2h、3h、4h分别行双能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同时测量肺动脉主干的压力,抽取静脉血及动脉血做血常规及血气分析,再灌注4h行CT扫描后处死犬得到肺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其各时间段影像学表现、肺动脉压、血气结果及组织病理学表现。
结果:实验组10只犬模型制作成功,8只犬数据完整纳入最终分析。栓塞前8只犬双肺未见明显异常。栓塞2h,8只犬均表现为左肺透亮度增加,右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毛玻璃征。再灌注过程中,8只犬双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毛玻璃征,持续4h后仍未恢复正常;非栓塞侧肺组织改变无规律的变化趋势;而栓塞侧肺组织再灌注3-4h时病变程度最重(n=7)。综合评价6个时间点,4只犬左肺病变略重于右肺。4只犬右肺病变略重于左肺。双能量肺灌注测量统计结果,6个时间点左侧肺组织CT强化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1.30,P=0.001),右侧肺组织CT强化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10,P=0.033)。可见左侧肺组织CT强化值于栓塞2h时最低,于再灌注1h后CT强化值最高,后CT强化值趋近于正常,右侧肺组织CT强化值于再灌注1h时最高。病理学检查见双肺均出现肺毛细血管充血,肺泡间隔增宽,其中4只犬左肺病理改变重于右肺,4只犬左肺病理改变比右肺轻;与上述影像学表现吻合。犬栓塞后至再灌注后4h持续存在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但整体上栓塞前后至再灌注后4h肺动脉压、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分析显示再灌注过程中3h时机体病理生理学改变最重。
结论:闭胸式球囊栓塞法制备的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CT上主要表现为双肺轻重不一的毛玻璃改变,持续至再灌注4h后仍未恢复正常;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表现为缺血侧及非缺血侧于再灌注1h时CT强化值升高明显,这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管腔扩张充血、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等病理生理学改变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