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价理论角度探讨核心期刊论文摘要的人际意义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术界对语篇的重视与研究,语篇分析获得了不断发展,相关的语篇对比研究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言语交互过程中,人际意义体现了语言的参与功能,它将说话者的意义潜势融入对话当中,建立并维护说话者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在语篇中,作者常常利用人际意义来表达观点,表明态度,建立相应的人际关系,影响他人的态度、情感和判断。马丁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进行研究和发展,并建立了评价理论。提出评价理论之后,人们用它来分析各种语篇,对语篇分析也有过,但很少涉及国外学术期刊论文,也很少研究国外作者在撰写时是如何协商态度并建构人际意义的,因此,用评价理论来分析学术期刊论文中的人际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的语料主要从2000年到2010年的国外学术期刊论文中选取,通过PubMed检索有关语言类的学术论文共62,349篇,再选取SCI影响分子大于1的期刊论文,在入选的论文中随机选取其中20篇论文,以“案例与解释”的模式进行分析,找出评价资源在学术期刊论文语篇中的分布特征以及人际意义的建构。本文在评价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学术期刊论文中评价资源是如何分布的?  问题二:学术期刊论文中的评价资源是如何建构人际意义的?  本文作者意图从以上两个问题入手,在评价理论的框架下,以核心期刊论文为语料,分析核心期刊论文的作者是如何运用具有评价性的语言资源表达观点,表明立场,建构和调节人际关系的,从而验证评价理论在语篇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扩大人际意义的研究范围,同时也为读者阅读学术期刊论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被不断地运用到翻译活动中,原型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同样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原型理论是建立在经典范畴理论之上的,原型理论指
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所著的《印度之行》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作品。该作品讲述了两位英国女士摩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在殖
在生活中,幽默无所不在,幽默更是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承担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外的电视剧,尤其是幽默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国大受欢迎。在科学怪才的背景下
心理动词作为表征人类心理活动动词的一个子类,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其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动词的特征、组织、分类和语义组织等方面。  在传
语言是由不同结构层次组成的符号系统,句子作为这个符号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层次,由于能够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传统翻译理论中一直被视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受到传
翻译与权力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权力关系在文化和社会层面对于翻译和译者角色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