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沟通方便快捷,人们处理和交换各类信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众对社会事件、热点新闻评论的参与度提高。加之网络媒体空前发展,言论自由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新的表现方式,网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在此环境下,聚焦于社会舆情事件之上的网络热词应运而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的网络热词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正能量,发现身边真善美;有的网络热词消极低俗,腐蚀着部分网民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沟通方便快捷,人们处理和交换各类信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众对社会事件、热点新闻评论的参与度提高。加之网络媒体空前发展,言论自由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新的表现方式,网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在此环境下,聚焦于社会舆情事件之上的网络热词应运而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的网络热词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正能量,发现身边真善美;有的网络热词消极低俗,腐蚀着部分网民的思想,弱化人的价值判断能力,妨碍和谐伦理环境建设。客观看待网络热词,发现网络热词与其参与者素养的联系,用伦理引导网络热词健康发展,成为构建新时期和谐网络社会的必要之举。
论文分为引言和四个部分内容对网络热词伦理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引言部分阐述了中国网络热词伦理研究的选题来源以及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对于网络热词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首先对网络热词基本概念、生成背景做出论述说明,其次,介绍网络热词的类型、特点,说明网络热词是大数据时代客观存在的道德关键词。第三部分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以及人性角度分析中国网络热词现象的伦理依据,指明网络热词发展与伦理息息相关。其中现实社会的伦理依据有:民生思想的传承,礼俗等级观念的超越,多元价值观念的引导,经济发展的双重性;网络社会伦理依据包括:网络主体意识增强,网络交际规范化,“现实人”与“虚拟人”的交互转化;人性角度的伦理依据从个人正义、看客心理和同情心来辨析。第四部分从道德视角论述网络热词发展现状,阐明积极的网络热词弘扬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等伦理道德观念,消极的网络热词暴露公共权力异化、诚信缺失、人际交往异化等社会伦理问题。第五部分着重于分析了伦理引导网络热词的意义,基于第四部分提出的社会伦理问题给予了详细科学的解决方案包括:明确伦理原则、完善伦理规范、净化伦理环境、加强伦理思想教育等。用伦理引导网络热词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网民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弘扬社会正气,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其他文献
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之一,与西方注重抽象思维方式的差异显著,导致我国意象思维在取象比类方式中与西方的实证研究方法有明显不同。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它既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概念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它还能够以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内在联系。意象思维本是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如果片面的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只有具象思维而否定抽象思维是不科学的,应当立足整体、统筹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对马克思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剖析了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并探究了其当代价值。 全文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产生的条件。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的产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该思想的形成以资产阶级内在矛盾的暴露、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恶化、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高涨以及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
主体性思想是哲学的重要思想。主体性对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主体性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人的实践活动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对于主体性的理解和探究一定要从实践活动出发。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实践愈发成为人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由此,人的主体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实践出发探究了网络实践中的主体性境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阐释相关
自古以来,人们生活中就会有病痛、衰老和有限的生命等烦恼,保健养生便成为人们追求的永恒话题。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养生活动便已然形成,逐步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应运产生各种养生方法。与此同时,一大批思想家都开始对养生理论以及养生方法进行探究。在诸多养生学术思想中,对中国养生文化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便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养生观。历史在不断地更迭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我们对于老子养生观的理解也
方克立作为中国哲学界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其对现代新儒学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的意义。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专项课题中,方克立带领课题组历经十年努力,最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编写了《现代新儒家学案》《现代新儒学辑要》《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并在研究期间发表了数以百计的论文。方克立提出了同情地了解、客观地评价、批判地超越的现代新儒
近年来,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整个哲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与视角,同时哲学也试图为科学技术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尖端成果的人工智能成为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的核心话题,自然也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工智能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虽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哲学角度来说,同时也身处困境。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一名杰出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她一生致力于为女性寻求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波伏娃通过用存在主义的思想来分析女性主义,她的理论对全社会的女性主义运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波伏娃学识渊博、博古通今、善于思考,在当时对于女性还存在强烈偏见的法国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入研究黑格尔等人的思想并运用到女性主义理论当中,她的成功更是标志着女性的思想的崛起。而《第二性》一书更加稳固了波伏娃的地位,书中通过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会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①基层公安民警在服务人民和执法过程中需要处理很多关系,如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与公安机关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于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基层公安民警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
正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伦理学界研究的重点,环境正义是正义问题在环境方面的表现,也是当代环境伦理中的核心问题。自1982年美国著名的“沃伦运动”爆发以后,不仅使“环境正义”这一概念正式诞生,也使人们对其关注逐步升温。环境正义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其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基于环境非正义的社会背景,1988年,美国环境伦理学家彼得·S.温茨(简称温茨)的《环境正义论》一书出版,这是温茨的
卢梭作为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出生于贫苦家庭,在其颠沛艰苦的一生中,他写了许多著作,不仅涉及政治、哲学、教育,还涉及伦理、宗教等。他的这些理论振聋发聩、影响深远,其中许多理论流露出对现存社会的分析以及对人类本性的思考,在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凝结着他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卢梭在十八世纪就开始对现代教育和人性的状况问题进行了关注。他反抗腐败的教育,坚持对人们进行良善教育,形成了自己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