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与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面对当下生命及其教育所遭遇的诸多问题,生命教育引起了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大多是移植、借鉴甚至照搬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论,试图以此来解决我国的生命教育问题。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论由于其文化教育的差异性不一定适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教育土壤,难免存在南橘北积、水土不服的现象。另外,在一些标榜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往往缺乏科学的、本土的生命教育理论指导,大都停留于经验的、实践的具体操作层面,难以抵达生命及其教育的深层。因此,迫切需要一套适合本土文化土壤的生命教育理论来指导我国当下的生命教育实践。中国是否拥有自己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通过深入发掘,我们发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儒家经典之一《中庸》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就丰富而深刻,它从生命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生命教育的真谛和规律,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生命教育目的、生命教育内容、生命教育过程、生命教育实践等方面阐发了独具特色的生命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宝贵的借鉴与指导价值。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生命及其教育的关系作了阐发。关于生命的本质,本文从生物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角度作了详尽阐述。关于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本文一方面认为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与归宿,从起点上讲,教育源于人之生命的需要;从过程上讲,教育要尊重生命的自然本性;从归宿上讲,教育要以生命成长发展为目的。另一方面,教育是生命的重要实现方式,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对生命后天发展方向的引领;教育能为生命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教育能够激发生命发展的潜能等方面。接着,本文从本质观、目的观、内容观、过程观、方法策略等方面对《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中庸》关于生命教育本质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个系统连贯的方面以及“诚明”与“明诚”两个目的一致、相辅相成、内外统一的模式和路径上。“天命之谓性”从本原上回答了《中庸》生命教育的原点在于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率性之谓道"体现了生命教育的规律,生命教育要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激活生命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展现生命本有的自有天性;“修道之谓教”则阐明了“自诚明”(内发型)、“自明诚”(外铄型)、“诚明合一”(内外结合型)三种相互作用的生命教育实践模式。在生命教育目的上,《中庸》用“成己”与“成物”表达了这样几层意思:教育的个体目的在于发展、完善和提升个体生命,这是“成己”;教育的社会目的在于成就群体生命(化育万物),这是“成物”;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促进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和谐共生,在成就自我生命的同时成就他者生命,这是“成己”与“成物”的结合。《中庸》的生命教育目的既不是个人本位论,也不是社会本位论,而是主张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本文对《中庸》的生命教育内容思想进行了阐述。《中庸》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是“道”。在《中庸》看来,道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是自然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统一,与人之生命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文中进而从“德性”和“知识”的角度,对《中庸》“三达德”、“五达道”、“九经”等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中庸》“德知统一”的知识内容观。论文具体分析论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中庸》生命教育过程。文章认为,《中庸》论述了生命教育过程的本质、结构、特点等问题,就过程的本质而言,《中庸》生命教育过程的本质具有多元性、多重性、整合性等特征。即是由认知、情意、实践、群己等本质构成的过程整体;结构上,五个环节一贯生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过程的生命认知规律;《中庸》生命教育过程观具有内外交织、尊道互动、情知共振、知行共孕、个群统一等特点。文中最后从“尽性”、“内省”、“好学”、“力行”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庸》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尽性”即要充分发掘、发展、发挥生命,是一种开发生命的策略,包括“因其材而笃”、“循序渐进”等具体策略;“内省”与“慎独”策略即感悟生命的策略,主张重视生命的自我体验性,发掘生命的自觉性;“好学”是一种激发生命的策略,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行”则是一种实践生命的策略。《中庸》字里行间凸现着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呈现的是一套完整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体系。本文经过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力图揭开《中庸》生命及其生命教育思想的神秘面纱,发现《中庸》生命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经过现代创造性转化,完全可以为建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指导当代生命教育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