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科技人类学研究——史前玉器砂绳切割技术考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11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考古发现证明,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玉器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东西方文化最早出现的基本差异,也体现在发达玉器文化之有无。玉器自古以来在典籍、文献记载中都是国人所重视的内容。近数十年来,随着考古学发展,玉文化成为学术焦点之一,研究者多从出土玉器的组合、器型、年代以及功能等方面着眼研究玉器及其文化。至于玉何以成为器,其中复杂的技术结构是如何孕育、发展而来的,研究者的关注相对较少。因缺乏文字记载,基于考古学材料的史前玉器技术结构研究,更是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良渚文化玉器技术研究渐渐深入,史前玉器技术结构中的砂绳切割技术,亦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如南京博物院张敏、浙江省考古学家牟永抗、香港中文大学邓聪、南京大学黄建秋等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是本论文重要的研究基础。 本论文从科技人类学视角,针对史前玉器砂绳切割技术进行研究。以玉器技术作为史前玉文化的核心、作为衡量史前玉文化变迁与发展的尺度,考察史前时期玉器技术与玉文化的关联以及相互作用。 史前玉器技术作为中国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尚属科技史研究领域中的空白;而史前玉器砂绳切割技术,正是最重要的早期玉器技术之一。笔者曾对全国各大主要史前遗址出土玉器和馆藏玉器开展了全面细致的田野考察工作。在全面统计我国史前出土玉器考古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整体论思维,阐述了史前玉器砂绳切割技术的来龙去脉,指出该技术在中国史前玉文化发展中所具的重要性。 本论文采取了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矿物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引入硅胶印膜复制技术,借助于现代高倍数码拍摄技术、光学显微镜拍摄技术、扫描电镜技术;对控制实验产品与史前出土玉器进行宏观、微观层面上的对比分析,以今鉴古,探索史前玉器砂绳切割技术的真实面貌。史前玉器砂绳切割技术,从距今八千年前一直延续至四千年前,是我国史前玉文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此研究将有助于探讨史前玉器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史前玉器技术在中国科技史上的意义。 石器技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由打制技术发展至磨制技术,人类因此跨入新石器时代;玉器技术由进步的石器技术发展而来,已是学界共识。本论文首次从矿物学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史前人类如何通过磨制技术发现了玉的独特魅力,从此独钟情于玉,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玉文化诞生早期,辨玉能力与玉器制作技术是相铺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当砺石技术逐渐不能满足玉器技术的更多需要时,解玉砂技术产生了。解玉砂技术的发明,一定不晚于八千年前,因为当时人类早已游刃有余地利用砂绳切割技术制作玉器。解玉砂技术是史前磨制技术的一次变革,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玉器制作中对工具性状要求上的限制--尤其是工具的硬度要求。从此,即便是柔软的绳子,也能琢玉。关于砂绳切割技术中的重要技术支撑--解玉砂,本论文从矿物学、材料力学、文献、实验成果等多学科资源出发,分析验证得出:我国史前玉器技术中的解玉砂为石英砂,并且河口砂效率高于海滩砂。而我国史前玉器技术发达地区,尤其史前砂绳切割技术发达地区,均在水系发育的东部沿海广大区域(如果不考虑现在的国界,应当说是整个东亚的沿海地区)。史前玉器砂绳切割技术的发达与东亚沿海地区解玉砂的唾手可得之天然优势,是分不开的。 从我国史前各地出土玉器的砂绳切割技术研究来看,无论是开片技术,还是二次加工技术,在北方和南方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兴隆洼-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的北方玉器传统中:砂绳切割技术应用得非常理智;玉器形制、打磨修整程度极高;并且其玉料主要采自质量极好的次生矿床--河料。长江流域下游地区诸史前文化则形成了相对统一的、与北方玉器传统明显相区别的南方玉器传统:砂绳切割技术是该传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玉器加工各工序;砂绳切割造成很多玉器表面的不平整性,却未得到较好的修整;并且从其玉器的用量之大、器型之宏伟、以及玉料的结构来看,玉料主要采自原生矿床--山料。 本论文对砂绳切割技术属性的描述和测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了方法步骤上的确立:首先通过宏观观察初步判断造成切割痕迹的技术;然后分析切割痕迹,可判断切割方式、切割面大小、切割步骤等;如果需要进一步得知砂绳切割技术参数(如绳子粗细、解玉砂粒度等等),则需要在微观观察和拍摄的基础上,作细致的测量和计算,本文认为扫描电镜(SEM)图片是测算的最佳选择。本文所提出的技术属性描述及测量方法中,以砂绳切割角度公式来表达该技术特点,与以往的文字描述相比较,更客观精确,应当有助于史前玉器技术研究从定性走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科学之路。 中国史前玉器砂绳切割技术作为中国早期玉器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持续了四千年使用历史,对独特的中国古老文明有过巨大贡献。通过史前玉器技术研究,能够促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史前玉文化的来龙去脉,是今后玉文化研究的必然趋势,亦是思考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我们的文化从哪里来?又将向哪里去?”这一问题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费老所说的“透过玉文化来看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优化的背景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在不断优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试验环境差、图像描述缺乏直观性等.因此,本文以计算机虚
信仰是一种由主观确定而源于客观世界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人生的信念、支柱、意志和创造力。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民间信仰是普遍存在的客观形式,具有通俗性、延续性、地域性和群众性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仙岛语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弄璋镇芒缅村仙岛寨仙岛人的传统母语,使用人口仅有38人。该族群现都使用双语或多语,已无母语单语人,多数人第二语言比母语好。母语代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女性从传统的家庭角色里转换出来,走向职业舞台,逐渐成为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但当今仍然存在着多阻碍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州市某
高职院校中的教育学专业,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有利于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双证书的获取率,更好的为基础教育事业服务。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对于教育学课程的
2008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浙江是周恩来的故乡,新中国建立后,他不辞辛劳,30多次回到故里,在关心浙江经济社会建设和百姓生活的同时,多次看望李世光、盖叫天、马一浮、包达
纵观20世纪的人类社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是国家格局的基本趋势。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如何整合国家内部多样性群体和维护少数群体的权利是所有现代国家需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