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历经两千多年。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对比理论、替代理论、互动理论以及认知理论。对比理论以及替代理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亚里斯多德和昆提良,然而他们把隐喻研究限制在修辞领域。互动理论首先是由理查兹提出后来由布莱克继续发展。尽管互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但是仍然局限在语言层面。对隐喻的认知研究始于20多年前,目前正在为研究人员所接受。认知理论是以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他们具有历史性地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突破了传统隐喻研究的局限,将隐喻研究推向一个新高潮。心理学家戈登纳和维纳指出:隐喻能力是理解隐喻、解释隐喻有效性、在特定的语境中生成恰当的隐喻、以及评价隐喻表达是否恰当的能力。他们的研究只限于儿章隐喻理解能力的发展,并未涉及隐喻生成的语用学层面也未对隐喻能力及外语教学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论文主要探讨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及外语学习的关系,尤其是隐喻对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的问题。关于隐喻和教学之间的关系,目前在国内存在着两种矛盾:1、对全国主要大专院校课程设置现状的观察表明,隐喻在一般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不是教学内容之一,只有少数院校在非英语专业高年级以及英语专业教学中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进行欣赏,2007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也没有明确提到对隐喻的要求,而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试题中,隐喻性语言的理解往往在测试的范围之内:2、许多语言学家、哲学家及心理学家(Lakoff & Johnson,Richards,Pollio等)的研究表明,隐喻在语言中大量存在,隐喻是所有认知活动的基础,而语言学习作为认知活动的一种,却忽略了语言中的隐喻能力和隐喻性思维的培养。
鉴于上述矛盾,本论文作者进行了一项关于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实证性研究,以探讨隐喻能力是否需要培养,能否培养,如何培养以及隐喻教学对于外语教学和学习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等问题。研究的方法是在大学英语一年级学生中选取英语水平相当的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进行为期十三个教学周的对比性教学实验,分别接受补充了关于隐喻内容的教学和传统教学,目的是对照比较这两种做法的效果是否相同。实验组的隐喻教学材料主要选自实验对象使用教材中丰富的隐喻语料,并结合目前隐喻研究的成果加以扩展。实验开始前对两组进行了前测。前测考查受试对隐喻知识的掌握情况。前测显示两组在实验开始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学实验为期13个教学周,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后测,以检测两组在隐喻能力方面是否有明显差异。在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通过SPSS13.O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辨认、理解、创造和使用隐喻性表达的能力明显高于控制组。另外,后测表明穿插了概念隐喻的教学法能帮助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并促进外语教学。
研究发现对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都有一定的启示: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隐喻的教育功能,关注学生隐喻意识、隐喻能力的培养;从认知隐喻的角度进行外语教学;积极吸取隐喻研究的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建议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敢于冒险,多使用隐喻表达:有意识地、积极地、系统的学习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