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价值链(GVC)视角下探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简称“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国际循环的重要命题。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强调加快建设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2020年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受阻,多边贸易体制举步不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积极推进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是应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不确定性风险的重要战略,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循环的重要支撑。中国是GVC生产的中心之一,深度嵌入GVC,不仅受益于GVC的发展,也面临GVC运行受阻或中断所带来的风险。构建自贸区网络肩负着实现稳定GVC运行、促进GVC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与“带路国家”商建自贸区网络是“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重塑“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重要支撑。中国与“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核心内容是自由贸易区对象国的选择、路径选择及模式选择,由对象国、路径和模式编织成“三位一体”式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三大方面依次展开研究:首先,从自由贸易区与GVC关联规律研究出发,分别对自由贸易区的GVC效应理论模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异质性及区内GVC效应、自由贸易区广度的GVC重构效应进行研究,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相结合得出自由贸易区与GVC之间关联规律;其次,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带路国家”的经济基础、GVC基础、与中国经济关联基础及已有自贸区网络基础进行分析,形成中国与“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的现实基础;最后,结合自由贸易区与GVC关联规律和“带路国家”现实基础的研究结论,提出中国与“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的路径,在自由贸易区形成的理论体系下,设计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算,遴选出中国与“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的核心国,采用GTAP模拟分析方法对中国与核心国构建自由贸易区的不同模式选择进行经济效应模拟分析,比较不同模式下的经济效应,选出最优自由贸易区模式。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总深度对区内成员国之间的GVC关联产生正向影响,相较于贸易相关条款深度而言投资相关条款深度影响更大;此外自由贸易区对象国差异性也会影响双边自由贸易区GVC效应的发挥,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之间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成员国之间GVC关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发展中国家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可能没有显著的促进效应。(2)自由贸易区网络覆盖的广度越大越有助于该国GVC的延展和长度改变,从而促进GVC重构,一国参与的所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累计深度水平会影响GVC重构,其中WTO-X类条款累计深度的影响效应大于WTO+类条款累计深度的影响效应。(3)“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和区域内各国的现实基础都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沿线东亚和中东欧区域的现实基础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区域,沿线各区域内都呈现出个别国家现实基础表现显著优于同区域内其他国家的特征。(4)研究提出中国与“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的路径为“核心--辐条,多层并发”。(5)综合测算得出中国与“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的核心国分别为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越南、南亚的印度、西亚北非的土耳其、中东欧的捷克和波兰、东北亚的俄罗斯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共8个国家。(6)GTAP模型模拟分析得出中国与8个国核心国之间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最优模式为注重贸易便利化措施且深度适度的自由贸易区模式。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1)突破传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投资效应理论范式,将契约不完全性和公司产权理论纳入自由贸易区理论框架,结合中间品特定投资属性,从价值链贸易和价值链投资双视角切入,推演得出自由贸易区的GVC效应理论模型。(2)以往研究中将区域贸易协定不同类型笼统地归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忽视不同区域贸易协定类型的条款侧重异质性,及其带来的理论影响路径和实证效应的差异性,本文探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深度异质性演化,将其与其他区域贸易协定形式进行深度异质性比较,研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影响区内GVC效应的理论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3)改进实证模型,运用基于GVC的引力模型和世界银行贸易协定数据库,验证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异质性的区内GVC关联效应。(4)从自由贸易区网络分布的视角界定自由贸易区广度,构建自由贸易区广度影响GVC重构的理论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开拓自由贸易区与GVC关联研究又一重要视角;(5)综合考虑自由贸易区与GVC关联规律、“带路国家”现实基础、中国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进而得出中国与“带路国家”之间构建自贸区网络路径;(6)基于自由贸易区形成的理论体系,设计中国与“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核心国选择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评,择出核心国,并进行自由贸易区构建模式选择。最后,综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GVC背景下中国发展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国与“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的对策建议,为中国与“带路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的对象国、路径、模式选择等提供对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