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乐文化是“中和"审美观念生长成熟的文化土壤,虽然礼仪现象很早就已经出现,但是礼仪的兴盛时期是在周代。礼乐仪式具有“礼仪”象征性,承载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和文化。“中和”审美观念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体现在具有审美象征意义的礼乐仪式之中。通过礼乐仪式的反复举行,逐步巩固并形成了全民族共同认可的“中和”审美观念。因此,对“中”、“和”进行字源分析可知,具体方位上的“中”抽象而出成了统治者“中正”地位的象征,统治者确立“中正”地位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致中和”。这样,“中”与“和”就产生了联系,只有在坚持“中”的前提之下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的理想状态。由此,在长期政治实践中逐渐被认识到的“中和”观念在周代统治者的政治观念里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并逐步对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形成发挥了巨大作用。周代礼乐仪式流程生动、直观、规范,也极具操作性,环节繁缛但规范有序,“中和”审美观念与价值追求相应地表现在具有审美象征意义的礼乐仪式之中。“礼玉”具有“中节有序”的仪式象征意味,不仅可以突出尊卑有别的政治等级秩序,而且“礼玉”本身承载着深厚的礼乐文化内涵及精神文化意蕴。“仪式”象征的“亲和持中”体现为礼乐仪式的参与者要做到仪容、仪态的端庄典雅,温婉优美。“典乐”象征的“祗敬雍和”不仅在周代社会的政治巩固和伦理教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呈现“礼仪”象征的“中和”之美方面作了生动、具体的诠释。周代“中和”德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中和”美德的君子,这不仅是对“中和”德化意义本身的诠释,同时也揭示了周代“中和”德化与孔子“中庸”思想里的“中”德、“庸”行、“雅”言之间的内在关联。从中也可见出,“中和”实际上是一种“重文尚用”的审美观念。“中和”精神以“重文尚用”为价值取向,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引导之下,“中和”诗教追求的是以“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为目标,“中和”理念采取的是以“礼中乐和”的艺术呈现为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中和”作为一种审美观念,无疑是“重文”的,同时, “中和”又是“尚用”的,它的“尚用”主要体现在对政治、人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巨大的功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