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不同食性的温水鱼类应激反应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l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四种不同食性的温水性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青鱼 Mylopharyngodonpiceus 和大 口 黑鲈 Micropterus salmoide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捕捞应激后鱼类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轴(Hypothalamic-pituitary-interrenal axis,HPI axis)、血浆和肝脏生理指标以及肝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了鱼类种类及食性、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营养史(饥饿或正常摄食)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捕捞应激对草鱼HPI轴的影响: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草鱼HPI轴关键基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急性固醇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11β-羟化酶(11β-hydroxylase,CYP11C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部分cDNAs序列:CRF部分片段长209 bp,编码69个氨基酸;StAR部分片段长314bp,编码104个氨基酸;CYP11C1部分片段长347bp,编码115个氨基酸;GR部分片段长259 bp,编码85个氨基酸。草鱼CRF、StAR、CYP11C1和GR与其它已知物种对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69%-99%、73%-86%、73%-89%和86%-98%。检测草鱼捕捞应激后1 h时下丘脑CRF、肾脏StAR和CYP11C1、脑垂体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和肝脏 GRmRNA水平。结果显示应激后1 h时草鱼下丘脑CRF、肾脏StAR和肝脏GR mRNA表达水平较应激前显著升高(P<0.05),而肾脏CYP11C1和脑垂体POMC mRNA表达量与应激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捕捞应激后草鱼血浆生理指标、肝糖原含量及肝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测定草鱼在应激后5min、30min、1h、4h和24h血浆皮质醇、葡萄糖和乳酸水平、肝脏糖原含量以及肝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已糖激酶(Hexoxinase,H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活性。结果显示:与应激前Oh(对照组)相比,血浆皮质醇水平在应激后5 min显著升高(P<0.05),在1 h达到最高值(P<0.05)。血浆葡萄糖和乳酸水平在应激后30 min显著升高(P<0.05),在1 h升至最高(P<0.05)。应激后1 h肝脏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24 h恢复至应激前的水平(P>0.05)。应激后1 h肝脏PEPC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应激后30 min肝脏G6Pase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1、捕捞应激对草鱼(草食性鱼类)、银鲫(杂食性鱼类)和青鱼(肉食性鱼类)血浆皮质醇、葡萄糖和乳酸浓度、肝糖原含量以及肝脏HK和PK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草鱼、银鲫和青鱼捕捞后血浆皮质醇、葡萄糖和乳酸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草鱼和青鱼捕捞后2h时肝糖原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但银鲫捕捞前、后肝糖原含量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捕捞前、后青鱼血糖浓度显著高于草鱼和银鲫(P<0.05)。银鲫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草鱼和青鱼(P<0.05),其捕捞后血浆葡萄糖和乳酸浓度增加幅度较小。草鱼和银鲫捕捞后肝脏HK和PK酶活性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青鱼捕捞后2h时HK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3.2、血浆葡萄糖水平对草鱼血浆和脑生理指标及肝脏糖代谢应激反应的影响:对草鱼按浓度0、0.2、0.5和1.0 mg/g体重(Body mass,BM)分别腹腔注射葡萄糖溶液(命名为0G、0.2G、0.5G和1G组)。注射后1h进行捕捞应激(命名为0G-S、0.2G-S、0.5G-S和1G-S组)或不捕捞(命名为0G-NS、0.2G-NS、0.5G-NS和1G-NS组),检测草鱼应激前0 h,应激后1 h、2 h和4 h血浆生理指标[皮质醇、葡萄糖和乳酸浓度、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性],脑生理指标(葡萄糖、糖原和乳酸浓度)以及肝脏糖代谢指标(糖原含量和PEPCK、G6Pase、HK和PK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血浆生理:在应激前,1G-S组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OG-S、0.2G-S和0.5G-S组,且1G-NS组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OG-NS、0.2G-NS和0.5G-NS组(P<0.05)。在应激后1h,0.5G-S组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其它三个应激组(P<0.05)。在应激前和应激后1 h,应激组和不应激组血浆葡萄糖浓度都随着注射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在应激前、应激后1h、2h和4h,1G-S组血浆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应激组(P<0.05)。在应激后4h,血浆乳酸浓度和LDH酶活性都随着注射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2)脑生理:在应激前,0.5G-NS和1G-NS组脑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OG-NS和0.2G-NS组,且0.5G-S和1G-S组脑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OG-S和0.2G-S组(P<0.05)。在应激后1 h和2 h,1G-S组脑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应激组(P<0.05)。0.5G-S组脑糖原含量在应激后1 h显著高于0G-S和0.2G-S组(P<0.05)。在应激后2h,0.5G-S组脑乳酸浓度显著高于0.5G-NS组(P<0.05)。3)肝脏糖代谢:在应激后2h和4h,1G-S组肝糖原含量显著低于其对应不应激组(P<0.05)。在应激后1h,0G-S组肝脏G6Pase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应激组(P<0.05)。在应激后2h,0G-S组肝脏G6Pase酶活性显著高于1G-S组(P<0.05)。0G-S组肝脏G6Pase酶活性在应激后1 h和2 h显著高于其对应不应激组(P<0.05)。0.2G-S和1G-S组肝脏HK酶活性在应激后1 h显著高于其对应不应激组(P<0.05)。3.3、不同营养史对银鲫和大口黑鲈应激反应及应激后肝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2×2设计,共设置银鲫饱食组、银鲫饥饿组、大口黑鲈饱食组和大口黑鲈饥饿组。在饱食或饥饿28天后,检测肝重指数(Hepatosomaticindex,HSI)及体成分。在捕捞应激后,检测0h(应激前)、1h、2h、4h和24h血浆生理指标(皮质醇、葡萄糖和乳酸浓度),脑生理指标(葡萄糖、糖原和乳酸浓度)以及肝脏糖代谢指标(糖原含量和PEPCK、G6Pase、HK和PK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HSI和体成分:与初始组相比,银鲫在饥饿28天后粗脂肪下降61%(P<0.05),灰分升高34%(P<0.05);大口黑鲈在饥饿后HSI与初始组相比下降77%(P<0.05)。2)血浆生理:在捕捞应激后,银鲫仅饱食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应激后2 h、4h和24 h显著升高(P<0.05)。大口黑鲈饱食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应激后4 h和24 h显著升高,而饥饿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应激后lh显著升高(P<0.05)。总体来说(0h-24h),银鲫饱食组血浆皮质醇浓度是饥饿组的3.5倍,而大口黑鲈饱食组血浆皮质醇浓度是饥饿组的1.2倍。银鲫饱食组和饥饿组血浆葡萄糖浓度分别在应激后2h和lh显著升高(P<0.05)。而大口黑鲈仅饱食组血浆葡萄糖浓度在应激后1h、2h和4h显著升高(P<0.05)。总体来说,大口黑鲈饱食组葡萄糖浓度是饥饿组的2.1倍,而银鲫饱食组葡萄糖浓度是饥饿组的1.4倍。银鲫和大口黑鲈血浆乳酸浓度在应激后都显著升高(P<0.05),且饱食组和饥饿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脑生理:银鲫饱食组和饥饿组脑葡萄糖浓度在应激后2 h都显著升高(P<0.05)。大口黑鲈仅饱食组脑葡萄糖浓度在应激后lh、2h和4h显著升高(P<0.05)。总体来说,大口黑鲈饱食组脑葡萄糖浓度是饥饿组的6.0倍,而银鲫饱食组脑葡萄糖浓度是饥饿组的1.2倍。银鲫和大口黑鲈脑糖原含量并没有受到捕捞应激的显著影响(P>0.05)。总体来说,银鲫饱食组脑糖原含量是饥饿组的2.0倍,而大口黑鲈饱食组脑糖原含量是饥饿组的1.5倍。4)肝脏糖代谢:银鲫和大口黑鲈肝糖原含量在应激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总体来说,大口黑鲈饱食组肝糖原含量是饥饿组的5.0倍,而银鲫饱食组肝糖原含量是饥饿组的1.3倍。在捕捞应激后,仅银鲫饱食组肝脏PEPCK酶活性在应激后2h和24h显著升高(P<0.05)。总体来说,银鲫饱食组肝脏PEPCK酶活性是饥饿组的1.4倍,而加州饥饿组肝脏PEPCK酶活性是饱食组的2.1倍。在应激后4h,银鲫饱食组肝脏G6Pase酶活性显著高于饥饿组(P<0.05)。在应激前、应激后2h、4h和24h,大口黑鲈饥饿组肝脏HK酶活性显著高于饱食组。3.4、不同营养史对银鲫应激反应及应激后肝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银鲫设饱食组、饥饿14天组和饥饿28天组,对其进行捕捞应激,检测应激前0h、应激后1h、2h、4h和24h血浆生理指标(皮质醇、葡萄糖和乳酸浓度),脑生理指标(葡萄糖、糖原和乳酸浓度)以及肝脏糖代谢指标(糖原含量和PEPCK、G6Pase、HK和PK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血浆生理:银鲫仅饱食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应激后1h、2h、4h和24h显著高于应激前水平(P<0.05)。在应激后2 h、4h和24h,饱食组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饥饿14天和28天组(P<0.05)。银鲫所有处理组血浆葡萄糖和乳酸浓度在应激后1 h和2h都显著升高(P<0.05)。2)脑生理:银鲫饱食组和饥饿28天组脑葡萄糖浓度在应激后2h显著升高(P<0.05)。在应激后2h,饱食组和饥饿28天组脑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饥饿14天组(P<0.05)。应激前和应激后1h、2 h、4h和24 h,银鲫饥饿28天组脑糖原含量显著低于饱食组(P<0.05)。3)肝脏糖代谢:饥饿14天组肝糖原含量在应激后2 h显著高于饥饿28天组(P<0.05)。饱食组肝脏PEPCK酶活性在应激后2h、4h和24h显著升高(P<0.05)。根据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捕捞应激后草鱼HPI轴中CRF、StAR和GR途径被激活,肝脏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活动加强。2、与草鱼和青鱼相比,捕捞后银鲫应激反应强度相对较低。捕捞后血糖升高未导致草鱼、银鲫和青鱼的肝脏糖酵解酶活性增强。3、腹腔注射1.0 mg/gBM的葡萄糖可以在短时间内刺激草鱼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而注射0.5 mg/g BM的葡萄糖会抑制应激后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升高。应激和血浆葡萄糖浓度都会促使草鱼脑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外源葡萄糖处理抑制了应激后的肝脏生糖作用,表现为应激后早期血糖浓度升高趋势慢,乳酸堆积加剧以及肝脏G6Pase酶活性升高受到抑制。4、营养史影响银鲫和大口黑鲈血浆生理、脑生理和肝脏糖代谢的应激反应。饥饿抑制银鲫应激后血浆皮质醇和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升高,抑制大口黑鲈应激后血浆葡萄糖和脑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表明饥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应激反应。饥饿对银鲫应激后肝脏糖异生途径产生抑制作用,而在大口黑鲈中则作用相反。5、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饥饿均会降低银鲫应激后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浓度。短期和长期饥饿后银鲫脑糖原含量显著降低,表明饥饿导致其脑糖原分解。短期和长期饥饿都会抑制银鲫应激后肝脏糖异生能力的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对照杨宪益先生和霍克思先生的两个《红楼梦》合译本,着重研究了干扰文化交流的诸因素,如语言的思维模式、价值观等,找出两个译本之间的差异及译本原著之间的差异,探讨了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单子叶植物基因组学和功能组学研究的模式作物。遗传转化在水稻品种改良、基因功能检测、抗逆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开展
鼓励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对国际上较为先进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运用G-L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 & 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
流亡巴黎的德语犹太诗人保尔·策兰是20世纪欧洲乃至西方世界的重要抒情诗人。1959年出版的诗集《语言栅栏》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他以碎裂的语言形态展示恋母和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一大批民办高校来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也逐年上升。但是,民办高校学生在政治观念、人生追求、思想道德、组织纪律、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任务。作为该制度的关键环节,大学章程建设是在“依法治校”的视角下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构
从文献研究入手论述"白癜风"是中医病名,批评中医界喜用生僻病名的陋习;结合临床研究体会,指出当临床面临"少症难辨"时,需要在对疾病临床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对疾病发病规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恰当的课堂评价语能舒缓教学氛围,拉近师生距离,其重要性倍受一线教师的关注,所以使用率很高。然而,实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证性的结论。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