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松褐天牛气味结合蛋白筛选行为活性物质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 OBPs)可检测和运载气味分子,在气味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和选择运输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如果探明OBPs的功能及与气味分子的结合机制,则可为通过测定OBPs与配基结合能力进而筛选对昆虫可能具有行为活性的物质奠定基础。为此,本学位论文以林业重要害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为研究对象,在课题组已构建的松褐天牛转录组的基础上,分析了其OBPs基因MaltOBP1和MaltOBP18的表达特性;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和圆二色谱分析,测定了重组MaltOBP1和MaltOBP18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与16种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挥发物的结合特性;通过Y-型嗅觉仪检测了松褐天牛成虫与MaltOBP1和MaltOBP18具有高结合能力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以期为利用OBPs与配基的相互作用筛选松褐天牛行为活性物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松褐天牛MaltOBPs的基因克隆和表达
  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2个OBPs编码基因:MaltOBP1和MaltOBP18,它们登录号分别为EF593044.1、KF977571.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上述两个基因在松褐天牛不同时期(羽化后2、4、6、8、10、12、14d)不同组织部位(头、足、翅、触角)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MaltOBP1和MaltOBP18在雌雄成虫羽化后的各个时期的头、足、翅、触角中均有表达,但MaltOBP1在雌雄虫性成熟后(10、12、14 d)的足与翅中相对高表达,且雌雄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MaltOBP18在羽化后各时期的触角及第4d的头、足、翅中相对高表达,除在日龄为12d的雌雄虫触角表达量没有差异外,其余天数MaltOBP18在雌虫触角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雄虫触角表达量。选择羽化后第5d的雌雄成虫进行MaltOBP1干扰实验,但干扰效果不佳。
  2.松褐天牛MaltOBP1与MaltOBP18原核表达纯化及与配基结合特性分析
  成功构建pET32b-MaltOBP1和pET32b-MaltOBP18重组质粒,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和镍柱亲和层析获得MaltOBP1和MaltOBP18重组蛋白。MaltOBP1和MaltOBP18与16种马尾松挥发物的荧光竞争结合实验表明,除β-石竹烯外,MaltOBP1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与其他15种马尾松挥发物均有良好的结合能力;进一步的分析表明,MaltOBP1与配基的结合能力主要取决于配基的种类,pH值对其影响较小。pH值对MaltOBP18与配基结合能力具有较大影响,MaltOBP18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除与丁羟基二甲苯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外,与其他挥发物的结合能力弱或基本不结合;总体看来,除β-石竹烯,MaltOBP18在酸性条件下与其他配基的结合能力均强于中性条件。圆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外界pH值的变化会引起MaltOBPs结构构象的变化:MaltOBPs中的α-螺旋的数量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其中MaltOBP1在酸性条件下的α-螺旋少于中性条件下的,在中性条件下较稳定;而MaltOBP18相反,在酸性条件下的α-螺旋多于中性条件下;在两种pH条件下,配基不同配比对蛋白结构均基本没有影响。
  3.松褐天牛雌雄成虫对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松褐天牛对与MaltOBP1和MaltOBP18具有强结合能力的物质丁羟基二甲苯与莰酮的行为活性。结果表明,1%浓度的丁羟基二甲苯对松褐天牛成虫没有显著的行为活性作用;1%浓度的莰酮对松褐天牛雄性成虫具有极显著的吸引作用,对松褐天牛雌性成虫具有显著的忌避作用。
其他文献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以化学杀菌剂为主,但是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不仅使病原菌对其产生了抗性,而且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病害防治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主要探究了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测定了它与其他有益微生物的兼容性,制备了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种衣剂,并进行了防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有益微生物与核盘菌
湖北省是我国小龙虾重要产地,稻虾共作模式发展迅速,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为了评价稻虾共作对土壤环境和水稻病害发生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稻虾共作稻田的土壤特性、微生物群落及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动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稻虾共作田块中的土壤特性分析发现,土壤容重随小龙虾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稻田土壤pH为6.90-7.15。与不养虾处理相比,养虾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蔗糖酶、脲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降低了土壤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微生物
稻瘟病是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水稻病害,使用抗病品种是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稻瘟菌变异频率高,容易导致水稻丧失抗瘟性。因此了解稻瘟菌无毒基因的种类和组成,有利于进行抗瘟品种的合理布局。
  本研究对湖北省主推的72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分析了咸宁地区三个市县的稻瘟菌无毒基因型及其变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2017年在恩施市咸丰县自然病圃中对湖北省主推的72个水稻品种的进行抗瘟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72个水稻品种中,岗优527高抗叶瘟,福E
T2A-1水稻是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的转Cry2Aa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对鳞翅目幼虫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青翅蚁形隐翅甲是水稻田中常见的天敌昆虫,成虫和幼虫均具有捕食能力,在捕食植食性害虫的过程中会摄入Bt蛋白。因此,转Cry2Aa基因水稻对青翅蚁隐形翅甲的安全性评价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高剂量Bt蛋白饲喂实验、三级营养关系Bt蛋白传递实验,研究了转Cry2Aa基因水稻及高剂量Cry2Aa蛋白对青翅蚁形隐翅甲生长发育、生殖等相关生命表参数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青翅蚁形隐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又称瓜蚜,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世界性分布。棉蚜的寄主范围很广,据记载的寄主植物有600多种,分属70多个科。由于棉蚜长期嗜食不同的寄主植物而形成了多种寄主生物型,主要包括棉花型(锦葵科型)和黄瓜型(葫芦科型)。虽然国内外对棉蚜的寄主生物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一些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回答,如瓜类作物的初浸染源问题等。本文重新评价了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对新寄主的适应性,比较了有翅棉蚜和无翅棉蚜对新寄主的适应力,初步研究了
磺酰脲类除草剂(Sulfonylurea herbicides,SUHs)是一类使用广泛的除草剂,对哺乳动物低毒,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为降低其施用后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潜在风险,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来检测环境、食品中的SUHs残留。磁性固相萃取技术(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作为吸附剂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磁性吸附剂材料在MSPE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围绕新型磁性材料建立MSPE技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聚多巴胺(P
番木瓜(Carica papaya)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水果之一,在运输、贮藏期间易受病原真菌侵染引起果实腐烂,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开展番木瓜采后病害调查,病原菌鉴定;筛选采后主要病害的有效防治药剂;探究采后主要病害对番木瓜果实生理及品质变化的影响,为今后研究番木瓜果实采后病害防控和保鲜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番木瓜采后病害调查、病原菌鉴定及首次报道主要病原菌短小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经过对番木瓜采后病
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不仅会导致植物体内营养物质发生改变,还会对植食性昆虫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本研究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三个CO2浓度(当前对照CO2浓度380μL/L本世纪中叶CO2浓度550μL/L和本世纪末CO2浓度750μL/L),以棉铃虫体内提取和培养的高产纤维素酶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切入点,研究在不同CO2浓度下枯草芽孢杆菌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CO2浓度下棉铃虫肠道产酶菌的筛选及酶活力测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的模式真菌。稻瘟菌通过形成功能性的附着胞穿透寄主表皮,进入寄主细胞进行侵染,因此功能性附着胞的形成对于其成功侵染至关重要。在稻瘟菌附着胞发育过程中,分生孢子中储存的脂滴(lipid droplet)将会被利用,其中三酰甘油将被降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而脂肪酸最终降解为乙酰辅酶A用于黑色素等的合成,甘油和黑色素层帮助附着胞形成膨压,进而穿透寄主。但是,真菌中脂滴是如何被有效利用的,其调
生殖滞育是许多昆虫躲避不利环境维持种群繁衍的环境适应策略,研究生殖滞育调控机制对于开发基于发育调控的天敌繁殖策略和害虫防控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雌虫滞育特征明显,生殖滞育的内源调控机制研究主要在雌虫中开展,然而关于雄虫的生殖滞育特征、生理学和分子调控机制鲜有报道,昆虫雌雄虫之间是否存在保守的生殖滞育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以异色瓢虫雄成虫为材料,对其滞育生理特征及内源调控机制开展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滞育与非滞育异色瓢虫雄成虫的内生殖器官形态差异
  比较滞育和非滞育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