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一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学习的理论,“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经历20多年的发展,其理论、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已自成体系,并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应用到多个学科教学领域,而正处探寻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国大陆的课堂教学则尚无实践性运用。本研究力图将知识建构理论运用到小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在南京市某小学三年级的综合探究课程(STS)的实践,探讨孩子劣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历程。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学者对问题解决能力和劣构问题解决过程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际探究课的实施过程,将知识建构课堂中的劣构问题解决能力分为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分别是问题表征能力、方案设计与实施能力、反思评价能力。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参与性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从课堂录像、音频数据转录、Knowledge Forum(简称KF,知识论坛)平台中学生短文等多种渠道获取学生在课堂及KF中的原始数据。通过对探究课中三个阶段各个要素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从个体上看,学生在同一阶段不同能力要素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主要受原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的影响,致使有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比较强,有的则相对弱一些;从整体上看,在知识建构指导的探究课中,随着探究的深入、时间的推进,学生劣构问题解决能力的平均水平是逐渐上升的,并经历低水平问题解决者、基本的问题解决者、善于推理与思考交流的问题解决者三个发展阶段。同时,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策略,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展知识建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以促进知识建构学习的深化与探究课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