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陈学昭是一个经常被忽略而又独特的存在。作为跨越现代、当代两个时期的女性知识分子作家,陈学昭及她的作品大多被湮没,影响力非常薄弱。但与寂寞的文坛地位相对的是陈学昭终其一生的不停写作,两者形成巨大反差。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相比,陈学昭的独特性在于始终坚持基于自身经验的“个人化写作”,也正是这份坚持决定了陈学昭在个人话语与主流话语的冲突中“低飞”的宿命。本文以陈学昭的“个人化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一生写作的追溯,分析其写作中蕴藏的精神矛盾与内在冲突。全文的结构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三章。绪论: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对作家的创作进行分期界定。第一章:结合陈学昭早期生平经历分析其进入延安之前的创作。首先,分析陈学昭精神资源的形成,指出“五四”精神、法国文化以及个人生命体验构成了陈学昭独特的精神世界。其次,比较分析陈学昭与冰心等人共同进入《新文学大系》和三十年代女作家论的经历,认为在新文学初创期,陈学昭虽以“新女性”作为时代的先声登上文坛,但是获得肯定的同时也面临着写作的困境,文本中成为历史主体的诉求被遮蔽。最后,分析三十年代文坛转向革命文学创作的主流后,陈学昭仍创作以《南风的梦》为代表的“女性知识分子”系列小说,显示出与主潮不合时宜和对革命政治的保持距离。这种个人化的写作一直延续到1938年以体制外的自由知识分子身份创作的《延安访问记》。第二章:对陈学昭进入体制后的创作进行分析。首先,以《工作着是美丽的》为个案研究,与杨沫的《青春之歌》进行比较,分析陈学昭的“个人化”文本形成过程的“前史”、“后史”与《青春之歌》存在的差异。其次,分析两个文本在主题、文学接受两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陈学昭精神困境的原因分析。揭示知识分子改造带来的“身份”转型和政治话语规约下女性主体性诉求的遮蔽是陈学昭精神矛盾与内在冲突的重要原因。第三章: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分析。首先,对五六十年代创作的《土地》、《春茶》与建国前土改小说经典《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邪不压正》比较,指出对主流话语的一种刻意模仿,难以回避这一题材无法绕开的暴力、落后分子等问题,艺术创作力的逐渐丧失使陈学昭难以写出让人喜爱的作品,难以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其次,新时期后,对《工作着是美丽的》、《土地》、《春茶》多次修改,版本问题显示了陈学昭写作另一种努力的可能性;书写《天涯归客》、《浮沉杂忆》个人回忆录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与她的小说创作形成一种文本上的互文。对小说的修改和回忆录的书写,都是试图努力实现对个人话语的回归。结语:陈学昭写作的意义与局限。90年代以来的“个人化写作”与五四以来陈学昭等人“个人化写作”流脉呈现的是一种断裂的关系,但是,在今天这一时代,文学创作有了充分的写作空间,这使“个人化写作”具有了一种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