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堪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它的灾害波及范围最广、伤残人数最多、救灾应急难度最大,被人们称为“汶川大地震”。汶川地震距今已过去十年,每年的5月12日,网上或者民间都能掀起一股祭奠热潮,媒体的相关报道也从未间断,汶川地震集体记忆俨然成为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力量。在如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媒介表征记忆的方式来认知和理解集体记忆。本文以《人民日报》2009年至2018年近十年来的汶川地震报道为样本,以“集体记忆”理论为依托,利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探讨党报怎样建构汶川地震集体记忆。通过对《人民日报》汶川地震相关报道的耙梳和分析,论文从《人民日报》的报道篇数、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等方面进行意义解读分析。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出12种报道主题,并依据其共有的特征划分为四种记忆类型,即成就型记忆、歌颂型记忆、反思型记忆和创伤型记忆。接着在集体记忆理论的关照下,论文从“防灾减灾日”“纪念符号”“今昔对比”“仪式与聚焦”“角色模范”五个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建构汶川地震集体记忆所使用的策略。最后,探讨汶川地震集体记忆具有何种影响或意义。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汶川地震相关报道的媒介呈现具有以下特点,报道逐年下降;汶川地震报道形式多种;报道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记忆内容上,结合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具有强烈的选择性记忆特征。主要体现在媒体侧重于突显成就型记忆和歌颂型记忆,而弱化反思型记忆和创伤型记忆。在具体的建构策略上,《人民日报》汶川地震报道依靠防灾减灾日勾连记忆,依托纪念符号承载记忆,运用今昔对比手法重构记忆,仪式与聚焦强化记忆和塑造角色模范维系记忆。由此建构的汶川地震集体记忆具有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认同和尊重人民主体性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