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者空间行为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综观国内外空间行为的研究成果,案例地主要是景区点或者城市,以重大事件为研究案例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较少。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上海世博会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及对长三角区域的旅游空间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运用SPSS软件对上海世博会国内旅游者个体属性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旅行特征。第二,旅游者动机和决策行为是影响因素,是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体现了旅游者空间行为产生的内在机理,因此有必要分析上海世博会国内旅游者动机和决策行为。世博会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是观光游览和商务/出差,其次是度假/休闲和探亲访友,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包括旅游地因素、环境感知因素、信息获取因素、消费者偏爱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三,采用调查问卷和搜索整理网络游记的方式,获取上海世博会国内旅游者数据,分析上海世博会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规律。调查及分析发现,上海世博会国内客源市场分布广泛,在本次调查中,除西藏外,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东部区域,尤其是长三角区域。随着客源地距上海市空间距离的增加,旅游者数逐渐降低,距离衰减现象比较明显,但也伴随一定的波动性。客流空间使用曲线是Boltzman型和基本型的复合,空间距离、城镇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是影响客源分布的主要因素。距上海的空间距离在300km处是客流的峰值,空间距离超过2000km时,世博会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比较微弱。世博会的引力场半径约为1400km。第四,分析上海世博会旅游者的游憩活动空间特征,经调查绝大多数旅游者主要到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旅行。世博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具有明确的世博会目的地指向性。选择去上海市其他景点游玩的旅游者以及选择以上海市为中转点继续去其他城市旅游的旅游者占样本总数的比例均较少。东方明珠、外滩和南京路步行街、城隍庙以及金茂大厦等是世博会旅游者在上海市主要的游玩景点。旅游者以上海市为中心向周围腹地扩散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基本上以苏州、杭州为中心,向四周呈同心圆衰减,游憩活动空间不连续,这主要是受到旅游者的出游距离、目的地的分布、目的地的吸引力和世博期间推荐的旅游线路等因素的影响。第五,分析了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世博会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以直游式为主导,直游——周游式是次要空间行为模式。世博会旅游者的性别、携带小孩与否对其空间行为影响差异不大,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平均收入、旅行方式以及空间距离的旅游者,空间行为差异明显。旅游者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月平均收入越高,持直游式的旅游者比例占同类样本数的比例越低,持直游——周游式、周游式、飞行式的比例越高;政府工作人员旅游者主要持周游式,专业技术人员和商贸人员旅游者主要持飞行式,职员旅游者主要持直游式,学生旅游者主要持周游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者主要持周游式,而非旅行社组织的旅游者主要持直游——周游式和飞行式;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持直游式的旅游者占同类样本的比例降低,持直游——周游式、周游式和飞行式的旅游者比例逐渐上升,距上海500km范围内、500~1000km、1000km以外的旅游者所持的主要空间行为模式分别是直游式和直游——周游式、周游式、飞行式。影响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旅游者的个体特征、地理因素、旅游目的地因素、社会因素等等。第六,在分析旅游者者空间行为的基础上,依据旅游流空间扩散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长三角地区的世博旅游流网络,以长三角地级市作为旅游节点,从旅游客流的角度分析世博会举办期间,旅游者空间行为对长三角区域的旅游空间效应。世博会期间,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之间联系比较密切,旅游流网络的整体密度是0.2583,网络直径是4。根据中心性指标得到,世博会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对杭州、苏州的旅游空间效应是最大的,其集聚、扩散和中转旅游流的功能最强,是长三角地区的首要和核心节点城市;南京、无锡、嘉兴集聚、扩散和中转旅游流功能一般,旅游者空间行为对其的空间效应低于对苏州、杭州,是长三角区域中的次核心节点城市;常州、宁波、绍兴、扬州、镇江是长三角区域网络中的次级边缘节点城市,旅游者空间行为对其的空间效应较弱;其他几个城市,世博旅游者很少的涉足,在长三角区域中属于边缘节点城市;其中湖州是孤岛型城市,无世博旅游者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