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没有一个人象艾略特既作为著名诗人、又作为文学批评家,对现代诗歌影响那么大,并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主导着现代诗歌发展方向。《荒原》的发表标志着现代英美诗歌的巅峰。本文以人类精神文明史为背景和艾略特影响重大的基督教思想为依据,抛开“非个性”主张影响,将作品转向心理层面来探索,从社会荒原、诗人的心灵荒原、诗中毁灭意象等三个方面对《荒原》进行分析。认为艾略特是在病态的心理、绝望心情下,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大地干涸、人欲横渡、道德论丧的毁灭的废墟的画面及现代人的精神荒原,并从中探寻荒原形成的原因和毁灭的寓意。从而反映出诗人整治荒原的强烈愿望,他想借用《圣经》的典故来警告世人,如选民若背弃上帝就要生活在绝望无水的荒原里,就要遭受五城的毁灭,人类只有经受了试炼方可获得新生。
第一章介绍艾略特创作《荒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社会荒原在诗歌中的反映。由于现代科学迅速发展,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基督的信仰逐渐衰弱。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西方的传统基督教义、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人们承受着梦幻破裂的痛苦,陷入了沮丧、空虚、幻灭的情绪中。《荒原》恰是现代人精神颓废的重要象征形式,展现出20世纪一代人的幻灭。艾略特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现代文明的荒芜的画面。诗人把社会现实描写为一片干枯的沙漠。
第二章描写艾略特个人的心灵荒原及其在诗中的体现。在创作《荒原》期间,生活的拮据、超负荷的工作、父亲的去世、不幸的婚姻导致艾略特的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荒原》是艾略特内心深处的荒原的折射,初春四月描写为最残忍的四月,婚姻是不幸、不正常的性关系,现实的伦敦变成了《圣经》里的荒芜的沙漠。这是诗人用古代的荒原影射现代文明所面临的危机,这也许是诗人决定用《荒原》作为这首诗的题目的真正用意。
第三章描写《荒原》里毁灭性的意象及所含寓意。《荒原》中的意象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从诗中的题目“荒原”到五个部分的小标题,每一个都是一个意象,其中水、火、伦敦的倒塌是三个最主要的毁灭意象。本章用三个最主要的意象来说明毁灭的寓意:水、火、伦敦桥的倒塌。诗人用水、火等意象,让水淹没荒原上所有的人欲、物欲;让火燃尽人世间的浮靡和荒唐,使人类和万物毁灭;伦敦桥的倒塌意象是现实的巴黎的毁灭,说明荒原的毁灭是灭绝式的,同时预示着只有彻底毁灭后才能架起另一座拯救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