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合作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lm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关科研合作的研究比较热门,但多为针对学科的研究,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研究组织中的科研合作的成果还不多见。本论文以一个特定的高校组织——上海师范大学的论文合作为案例,从高校科研管理的视角来研究该组织中的科研合作现象。笔者收集了该组织自1997年到2007年十一年间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了理工类学科和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分类,提取出论文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首先研究该组织论文合作的总体情况:采用一般数理统计法发现,除个别情况外,每篇论文合作者数目都以2人居多;两大学科类论文在是否合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理工类论文的合作人数逐年增高,而人文社科类论文的合作人数则趋向平稳。研究作者之间合作关系的网络性质时发现,其密度随着结点的增多反而降低,网络中存在不少2人合作组,8人以上的多人合作组不超过合作组总数的10%,两类学科的分学科合作网络的密度都远高于总合作网的密度。然后运用网络分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使用1997年到2007年的理工类合作网络数据,寻找那些在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成员。尽管相对于专门针对某一门学科的网络而言,理工类综合网络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权力中心,但仍然有一些结点多年来常常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使用1997年到2002年的理工类合作网络中的最大成分子网,寻找网络中隐藏的小团体,并分析其具体的发展状况。以1997年所形成的某合作团体为基础,统计该团体中各小团体的新增成员以及团体之间的共同成员,发现该团体中存在一批积极与不同小团体进行深度合作的合作活跃分子,也存在部分成员只跟某部分成员合作。随着合作网络的发展,后者中有些成员成长为合作活跃分子。对照使用1997年理工类合作网络数据和2007年理工类合作网络数据,将网络分成若干个其内部成员网络性质相似的块,然后展开各块内部的学科合作、机构合作等研究。结果显示,化学、生物学的合作程度较高,而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等则较低。化学和生物学有跨学科合作校外合作甚至国际合作的情况,而计算机专业的合作则是专业内部合作,且偏于校内合作。网络中某些结点能够形成跨学科合作子网。从时间跨度上来看,2007年化学和生物学的合作范围比1997年广泛得多,国际合作也比1997年增多了,因此加入合作的作者数和科研成果量都较1997年有了大幅度增长。总之,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了该组织总体上的科研合作度较低,跨学科、跨学院等合作比较稀少,存在“小团体”化特点。尽管如此,合作仍然帮助一些作者由小范围合作、低度合作成长为高度合作、多方合作的合作活跃分子,慢慢成为科研的中坚力量,合作团体仍然在发展中。结果加入合作的作者群体和科研成果量都有大幅度增长。据此,笔者在论文的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森林资源的稀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造板产业的发展中,原料匮乏及游离甲醛问题日益凸显。本课题研究以榨糖的剩余物蔗渣为原材料,用添加剂有机酸A和糖类B取代胶黏剂,
分析当前国内外医疗养老管理平台的现状与不足,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提出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O2O医养结合一体化电商平台的设计方案,该平台对接老龄化社会需求,有助于解决目前
随着院校规模的逐年扩张,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困扰旅游院校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由此对旅游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各部门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
本文提出了一种包层为电光晶体材料LiTaO3的新型光纤Bragg光栅,结合电光效应、耦合模理论和同时测量原理等理论,分析了纤芯半径和外加电场对光栅特性的影响并应用该类型光栅
在韩国,随着汉语教学日益受到重视,私立汉语补习班以及相应的机构开始大量出现。许多韩国人都已经开始使用这些由私立补习班所编写的教材来学习汉语。虽然这类由相应补习班所编
<正>关于中国古代乐律学史的分期问题,历代学者论述很少。1笔者三年前撰写的《中国古代乐律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中曾提出五段分期论,近来我反复斟酌,对《概论》的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会计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正面临着挑战和变革,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对会计信息化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精神动力功能、审美愉悦功能、开发创新功能,在农业院校实施人文素质
学位制度是高等教育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现行的学位制度由于认识程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原因,己无法适应新的高等教育发展,具体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