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规划纲要求,截止到2010年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8亿亩。2013年末,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已达13538.5万hm2,比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多近1358.7万hm2,但实际上,出现了“面积未增、数据增”的现象。2014年4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由此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开展。此次调查,统计全国各类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和分布等基本情况,运用最新汇总的评价数据,建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进行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分析耕地后备资源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及时序性。然而,就此现实与政策大前提,我国对于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体系和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随着高新技术与研究理论和经验不断丰富,要求应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的特点,从利用高新技术;创新理论支撑;改进评价体系;研究计算模型等方面进一步丰富耕地后备资源研究。本文的撰述,恰逢全国范围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契机。从对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工作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明确研究目的意义;界定相关概念;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为案例研究区进行调查;以对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潜力选取的各个指标分析为基础,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以ARCGIS的空间叠加与成图等功能为工具,运用潜力等级测算的定量方法为研究该县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的潜力等级和类型,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的潜力等级在空间布局的特征。最终,根据宜耕性潜力等级和结构布局,对该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出合理性建议。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研究体系的论述,可以丰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在具体方法、研究思路、选择指标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践意义在于针对开鲁县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耕地后备资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指导性,为开鲁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