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与无机纳米颗粒形成的纳米结构具有优良特性,在生物医药研究及应用领域引起的关注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血液中的检测、呈递、诊疗等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之一是血清白蛋白,无论是内源性物质还是外源性物质,包括纳米颗粒都容易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进入血液后会不可避免地附着血清白蛋白,其功能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因此,纳米颗粒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是设计和构建基于纳米颗粒的生物传感器的先决条件,对于探索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纳米颗粒在血液环境下的应用,本文对银纳米颗粒一一牛血清白蛋白晕圈这种复合物的特性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双亲性聚合物(Amphiphilic polymer, AP)进行表面改性可以使疏水银纳米颗粒具有水溶性,在此过程中颗粒粒径变化较大,并引起此外最大吸收峰的轻微蓝移,然而外部形貌特征仍然比较规则且分散均匀。在水相环境中与血液相关的不同蛋白质混合,常温下反应,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inin, BSA)表现出与双亲性聚合物包裹的银纳米颗粒具有突出的吸附特性,通过调节混合比例,能够得到吸附BSA数量可控的复合物。结合这种通用的表面修饰策略和物理吸附形成的纳米颗粒一蛋白复合物,双亲性聚合物的外壳不仅可以为纳米颗粒表面提供亲水基团,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较厚的隔离层,蛋白分子并不直接接触金属纳米颗粒,弱化了金属本身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纳米颗粒一蛋白复合物稳定性至关重要。与化学耦合方法相比,物理吸附介导蛋白——纳米颗粒复合物拥有容易合成,结合稳定的以及可逆的偶联一解离等诸多的优势,在纳米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更加广泛应用前景。纳米颗粒与离散蛋白质仅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混合过程,随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由此产生基于物理吸附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足以抵抗常见的凝胶电泳等分离技术,而不会造成纳米颗粒表面BSA的脱离。这种强烈相互作用,源于双亲性聚合物外壳赋予银颗粒的水溶性与颗粒表面同BSA分子形成物理吸附,两个因素之间相互平衡、共同作用。结合Stern-Volmer和Hill等方程并采用荧光猝灭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两亲性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银颗粒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结合力为1.30x107M-1并且其相互作用从热力学的观点来说是自发的通过物理吸附实现的。双亲性聚合物修饰的银纳米颗粒表面会形成蛋白晕圈,当精确控制摩尔比混合时这样的结构可以形成离散的纳米颗粒一蛋白共聚物。同时使用荧光光谱的方法研究结合纳米颗粒引起的蛋白构象的变化,结果显示纳米颗粒引起BSA的强烈物理吸附,蛋白的空间构象存在轻微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