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增长、需求增多、陆地资源枯竭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越来越把目光聚集于海洋。这是因为海洋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并且海洋经济开发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作为海洋大国,中国的海洋经济已驶入快车道,经济总量迅猛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不断丰富,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长久以来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都是以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的大量投入和对环境的损害为代价的。转变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绿色经济成为了新的经济衡量标准,绿色经济是立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将可持续性作为重要目标的一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海洋经济效率是衡量海洋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全面的海洋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海洋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对于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将绿色经济理论运用到海洋经济的发展研究中,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将科技、环境等因素纳入海洋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体系中,构建了更科学、更完善的海洋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超效率Output-DEA模型计算海洋经济效率值,对比传统海洋经济效率与绿色海洋经济效率值之间的差异。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十一五”期间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影响海洋经济效率的外部因素。了解各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储量和区位条件等要素,挖掘各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探究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效率低下的原因,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从海洋产业内部及外部因素做出改进,提高海洋经济生产效率,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各区域的海洋资源禀赋、海洋产业结构、环境状况、海洋生产总值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海洋自然资源综合优势最突出的是珠三角所在的广东省,其海洋环境状况优良,海洋人力资源最为丰富,海洋经济总量也位居榜首,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仅次于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但其海洋经济效率值却最低,这说明广东省的大量海洋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三大海洋经济区的绿色海洋经济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说明这五年间我国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长江三角洲在三大区域中脱颖而出,其绿色海洋经济效率值最高,其次是环渤海地区。绿色海洋经济效率值排名前三的是河北省、上海市和江苏省,而这三个地区的海洋资源禀赋都一般,但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注重效率,能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海洋产业。通过分析Malmquist指数结果发现,经济效率的变化与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具有相似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经济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改善。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分解表明技术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的变化主要受规模效率变化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可以从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和优化产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率两方面入手。最后通过对海洋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海洋人力资源质量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是影响绿色海洋经济效率的主要正向因素,而区域开放程度对海洋经济效率产生负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治理投资对海洋经济效率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文章根据实证结果为促进中国区域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