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光学玻璃因其良好的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这导致光学玻璃的需求量日渐增长,同时对工件的表面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光学玻璃硬度大、韧性差等特点,导致光学玻璃易碎、易崩裂,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目的。超声振动辅助抛光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这一技术利用高频超声振动驱动抛光悬浮液中的磨粒与工件表面发生碰撞,达到材料去除的目的,适合相对复杂表面的抛光。本文以BK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光学玻璃因其良好的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这导致光学玻璃的需求量日渐增长,同时对工件的表面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光学玻璃硬度大、韧性差等特点,导致光学玻璃易碎、易崩裂,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加工目的。超声振动辅助抛光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这一技术利用高频超声振动驱动抛光悬浮液中的磨粒与工件表面发生碰撞,达到材料去除的目的,适合相对复杂表面的抛光。本文以BK7光学玻璃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振动辅助抛光工艺中材料的去除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验验证抛光参数对材料去除率以及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超声波理论建立单颗磨粒的冲击速度模型,以材料产生裂纹时的阀值动能区分磨粒冲击造成材料的去除方式。根据塑性冲蚀理论,建立工件材料在延性去除模式下,材料的去除体积数学模型。基于压痕断裂理论建立材料脆性去除时裂纹长度、深度的数学模型,分析材料两种去除模式下抛光参数对材料去除体积以及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2)利用SPH耦合FEM方法对单颗磨粒作用下材料的去除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两种去除方式对抛光结果的影响。在单颗磨粒的基础上进行多颗磨粒对材料壁面抛光作用的仿真,分析工件材料被去除一层后工件的表面质量。在多颗磨粒仿真的基础上,对整个磨粒作用下的超声抛光过程进行仿真,通过观察工件表面的节点位移判断抛光后工件的表面质量。(3)通过超声空化理论分析在超声振动辅助抛光过程中空化气泡的运动规律,探究抛光参数对空化效果的影响,建立微射流的冲击模型。对近壁面的空化气泡溃灭微射流冲击工件表面的过程进行仿真,探究不同速度下的空化微射流对材料去除的影响,防止微射流速度过快对工件材料造成破坏,达到促进磨粒对工件表面的材料进行去除和降低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目的。(4)搭建超声振动辅助抛光实验台,根据仿真结果得出的抛光参数的范围进行实验,分析各因素对抛光效果的影响,绘制抛光液浓度、超声振幅、抛光工具头到工件表面距离、抛光时间对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Ra的折线关系图,得到各参数的最优值以及在最优值下的表面形貌。通过方差分析证明各参数对实验结果影响的显著性,并且得出在各参数最优值组合下,工件的表面形貌。
其他文献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物流服务供应链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近几年对于物流服务质量问题的研究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物流服务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使对质量控制的研究变得困难。物流服务最终结果是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而站在顾客角度,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水平必然可以提高自身的满意度,因此对物流服务的质量控制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如何结合物流服务的特殊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对其
1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体育治理是国家现代化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我国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规范与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兴衰成败。"粉丝"一词源于英文"fans",意为"粉丝"。粉丝群体最初起源于娱乐圈,指以某个明星为偶像的群体。"饭圈"是粉丝文化的变体,经由日本、韩国传播而来在我国发展后形
近年来,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制造应运而生,成为实现产品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传统的制造业基础上加入了再制造活动,形成了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Manufacturing/Remanufacturing Hybrid System,MRHS)。生产决策是制造系统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的整个运作节奏。如果生产决策制定失误,将为企业
我国社会经济正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推动了国家财政支出也随之不断实现推陈出新,带动创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结构。在这种形势下,就对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加强对其的管理显得愈发重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增长,国有资产的管理也逐渐呈现出整体质量不高、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了利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提升资产管理科学化水平,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实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十分广泛,而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是近年来控制领域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因此,本文选取研究对象为两驱式非完整移动机器人,从运动学与动力学两个方面对轨迹跟踪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应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基于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选取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并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速度控制器。接着根据原速度控制率的缺陷,经过具体分析后引入局部终端滑模控制律
产品外观是产品感觉特性最直接的体现,直接面向用户的感性需求,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抓住用户对产品外观感性需求的痛点,增强产品外观的感性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成为了企业的重点目标。本文针对传统产品外观感性评价与设计优化的不足,立足于感性工学,在综合考虑多个感性维度的情况下,以智能手机为实例开展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产品外观感性评价与设计优化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与工程实践中的普通紧固件相比,铆接具有连接可靠,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已广泛用于飞机结构连接。然而飞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会承受交变载荷,铆钉接头处就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这直接影响飞机的可靠性以及运行寿命。有效的控制埋头孔深度可以改善结构件的疲劳性能,本文从工艺角度出发开展锪窝深度对铆接试件疲劳性能的研究。这对后期飞机疲劳可靠性的分析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与价值。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在企业、高校中旧式试验设备的保有量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试验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试验设备由于控制系统性能落后而面临淘汰。相较于采购全新的试验设备,对这些主机硬件部分依然可用的试验设备进行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可以避免造成设备浪费、节省科研经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台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Instron 1343型250kN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由于年代久远,其控制系统已不可使用,需要为其设
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抗氧化等优点常用来制造工业类曲面薄壁件,但钛合金材料的曲面薄壁件刚性较差,加工稳定性低,在铣削加工过程中易受铣削力的影响而产生形变并引发颤振的现象,使钛合金薄壁件的表面加工质量降低。球头铣刀特有的圆弧形切削刃可以较为连续地对曲面薄壁件进行铣削加工,因此对球头铣刀铣削加工钛合金薄壁件的过程、铣削参数和加工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球头铣刀对Ti
随着机器人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了增加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可靠性,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从事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研究。本文着眼于机器人结构本身,针对现有一些新型微创手术机器人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结构创新设计并进行分析验证,其研究内容包括如下:(1)根据腹腔微创手术操作过程、工况与环境,获得需要满足的手术要求,分别对远心机构中2自由度的定心机构和1自由度的手术器械移动机构进行构型设计。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