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咬合、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咬合、肌肉与关节的某一个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另外两种因素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咬合异常可能会引起咀嚼肌功能的改变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但是目前关于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尚有争议。本课题以具有单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咬合接触诊断仪、肌电仪等技术,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与咬合特征及其肌电活动的关系,论证咬合与咀嚼肌功能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咬合接触诊断与评价的新方法。首先,分别选择17名女性和5名男性单侧锁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的患者,平均年龄19.59±2.51岁(年龄范围16-25岁),15名女性单侧单侧口颌面痛伴单侧后牙锁合的患者,平均年龄23.73±3.08岁(年龄范围19-28岁),采用T-Scan III咬合测定分析系统对其咬合接触关系进行测量,记录其咬合接触点、咬合力分布情况,同时使用BioEMG III肌电分析仪记录双侧咬肌(masseter muscles,MM)和双侧颞肌前束(anterior temporalis,TA)的肌电活动;在实验过程中让受试者做4个咬合动作,最大快速紧咬至以下的四个静态咬合位置:ICP(intercuspal position)位置、前牙对刃位、左侧尖对尖位、右侧尖对尖位;然后对这四个静态动作过程中的咬合接触特征和肌电活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咬合接触以及肌电活动的关系。其次,选择15名女性口颌面痛患者作为试验组,平均年龄22.93±2.57岁(年龄范围18-27岁);15名健康女性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3.33±2.25(年龄范围19-28岁)。嘱所有受试者从休息位做最快速度最大程度的咬合并稳定到icp位置上,使用咬合记录硅橡胶记录此时的咬合接触情况。将受试者的模型和咬合印记进行标准化拍照,使用photoshop对图片上的咬合接触点进行标记,黑色代表穿通点,红色代表中等紧密咬合接触点,蓝色代表不紧密咬合接触点,对两组受试者的咬合接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上实验得出结果如下:1.在icp做最大紧咬时,无论是单侧后牙锁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的患者,还是单侧后牙锁合伴单侧口颌面痛患者,其咬合力水平、锁合与咬合接触点数量、咬合力占比及肌电有相关性,而弹响/疼痛与之无明显相关性。非锁合侧的咬合接触点数量和咬合力占比均高于锁合侧;非锁合侧的咬肌肌电高于锁合侧,而颞肌没有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咬合力水平从25%到50%的过程中,颞肌和咬肌的肌电值均显著升高,从50%到100%的过程中,颞肌和咬肌肌电无明显改变。2.在侧方最大紧咬时,无论是锁合侧还是弹响/疼痛侧作为工作侧,工作侧的颞肌和非工作侧的咬肌肌电均高于对侧;在前伸最大紧咬时,锁合侧的咬肌肌电低于非锁合侧。3.在口颌面痛患者与正常个体的咬合接触对比研究中,疼痛患者的咬合穿通点(黑色)数(平均为4.93个)和接触面积(1779.46)显著多于正常个体(分别为1.53个和886.66);疼痛患者的不紧密咬合接触点数(蓝色)平均为17.93个,接触面积平均为15901,显著少于正常个体(分别为23.13和18330);疼痛患者的咬合穿通点主要集中在引导尖附近;疼痛患者的咬合不对称性显著高于正常个体。由此得到以下结论:1.在单侧锁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弹响/口颌面痛的患者中,咬肌的肌电与咬合状况(锁合)关系更密切,而与症状关系不明显。2.咬合接触密合程度分析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咬合分析方法,口颌面肌痛患者的穿通性咬合接触点数量远高于正常个体,而非穿通性紧密咬合接触点数量少于正常个体。3.以建立稳定均衡咬合接触为目标的咬合治疗有可能成为改善咀嚼肌功能进而减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的治疗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