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 PD)是常见的一种缓慢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出现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肌张力增高、行动迟缓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PD发病日趋严重。现代医学主要依靠左旋多巴替代性治疗和外科手术毁损核团的症状性治疗,许多国内外学者也对基因疗法、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导入等疗法作了大量研究。但是以上各种治疗方法没有改变PD病理变化的内环境,不能阻止PD的病理进程而取得满意的远期疗效,而且,上述各种疗法毒副作用明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于PD的临床治疗,而且临床疗效较为肯定。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在改善症状、延缓病程发展、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少西药用量及其副作用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是,针灸治疗PD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电针对鱼藤酮诱导的P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检测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以及黑质BDNFmRNA. GDNF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风府、太冲穴对PD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只实验大鼠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正常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4组,每组15只。持续4周给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2mg/kg/d)以诱导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电针组选取“风府”、“太冲”二穴进行针刺,选取频率2Hz,电压2-4V,连续波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 n,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其余各组不行电针治疗。(1)电针治疗前及电针治疗第3周末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及mNSS评分。(2)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黑质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3)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中脑黑质BDNFmRNA、 GDNFmRNA表达。结果(1)长期低剂量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可以诱导大鼠出现行为学的改变。电针治疗能够减轻鱼藤酮导致的大鼠异常行为学。(2)电针治疗后,电针组mNSS评分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模型组mNSS评分无明显差异。(3)与正常组、溶剂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模型组,但仍低于正常组及溶剂对照组。(4)与正常组、溶剂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黑质BDNFmRNA表达减少。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黑质BDNF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加,但仍低于正常组及溶剂对照组。(5)与正常组、溶剂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黑质GDNFmRNA表达减少。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黑质GDNF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加,但仍低于正常组及溶剂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长期低剂量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能有效的模拟PD的相关特征,可以作为PD临床前研究的较好模型。电针治疗不仅可以明显减轻鱼藤酮导致的大鼠异常行为学,而且可以增加PD模型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促进大鼠黑质BDNFmRNA、GDNFmRNA表达增加,修复营养DA能神经元,延缓PD的发病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