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政治翻译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央政治文献翻译是文学翻译中复杂的社会文化行为。操纵理论是指所有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原文有目的的操纵,由三个要素操纵着翻译的产生和接受,它们分别是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译者一方面受到主体文化权力话语的压抑和规约,另一方面又具有主观能动作用,译者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张扬,其主体性具有反操纵性。译者肩负着跨文化交际的职责,甚至是改造社会的重任,可以超越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束缚。《邓小平文选》是中国的重要政治文件。这是当代的意识形态的代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代表了主流的思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文选》是中央政治文献的代表作之一,此作品突出体现了政治文献的语言风格。《邓小平文选》中蕴含的政治色彩风格反映到作品语言上,使得文体的外交性、民俗性和时代性特征。第二巻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五年和一九八二年之间就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统一战线、党和军队的建设等问题所作的六十次重要的谈话。这些会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九七五年的讲话,见证了邓小平决心要结束一九六六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把优良秩序带到各方面的工作中去。本文以操纵学派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政治翻译的宏观社会文化语境,探讨了语言外因素对翻译产生的控制。然而,由于勒菲弗尔的理论本身有不可否认的缺陷,而且它对政治著作的适用性有限,本文一方面试图利用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必须参考一些其他翻译策略和原则以便于更合适理解。此外,本文也不仅仅以勒菲弗尔的三个本质因素为依据,而将译者的主体性作为翻译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操纵因素。在下面的章节中,作者将讨论翻译中的所有这些操纵因素。最后得出结论,证明当时的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人对翻译确实影响了翻译策略。并且作为文本的編著主体,对于译本的影响也很大。本稿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论文写作缘起,论文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先行研究,以及对《邓小平文选》翻译分析的可能性。第二章考察文献综述,将以往针对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人与翻译的关系的研究做了简要整理。第三章考察陈述了论文的理论依据。首先介绍了勒菲维尔的操控理论的起源、其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概念,以及三要素对文学翻译的作用。举例说明《邓小平文选》,研究其中使用的操纵理论翻译的原则和策略。第四章研究探讨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操控因素——主观性。在本论文中,政论文編著的主观性被认为是一种被操控与操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政论文受到文本权威性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从而在翻译目的、原则等主要问题上没有太多操控力;而在另一方面,作为翻译的直接执行者在文本层面仍然有进行操控的权利,从而在词汇选择、句式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创造性。换言之,主观性在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操控之下操控着翻译的产生。这也是今后政治文献翻译中最主要的因素。第五章总结各章要点,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了论文的重点,并指出了文章的积极意义以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