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样本人群宫颈癌筛查的KAP现状,即认知(Knowledge)、态度(Attitude)和行为(Practice)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为决策者进一步建立健全宫颈癌筛查防控体系和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根据统一的纳入标准,于2010年2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以方便抽样法对310位妇女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宫颈癌相关知识的认知;宫颈癌筛查的态度;宫颈癌筛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301例妇女平均年龄34.62±8.01岁,其中<45岁者260人(占88.4%),已婚者251人(83.4%),居住于城镇者有261人(占90.9%),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245人,83%),其中大专及以上占55.9%。①样本人群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平均为71.10±8.497分,71.0%认为如果早期发现宫颈癌可以彻底治愈,82.7%认为每个妇女都应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34.4%知道目前宫颈癌筛查最常用的方法;其中宫颈癌病因和临床表现知识的平均得分为64.49±9.36分,认知率较低的有HPV(人乳头瘤病毒)与子宫颈癌的关系(13.4%)、HPV是否可以经过性生活传播(20.3%)、宫颈癌的主要病因(23.9%)。②宫颈癌筛查的态度得分为87.85±15.92分,有79.4%以后打算做宫颈癌筛查。③宫颈癌筛查的行为得分为62.66±35.60分,有47.1%在此之前曾做过宫颈癌筛查。2.单因素分析:年龄对妇女宫颈癌筛查态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6—45岁年龄段的妇女宫颈癌筛查的态度得分最高;已婚女性宫颈癌筛查认知和行为的得分大于未婚有性生活者(P<0.05);居住于城镇、文化水平较高、高收入、机关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和态度方面得分均最高(P<0.05)。3.多因素分析:文化程度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影响最大,周围人群的筛查行为对宫颈癌筛查的态度影响最大,个人的态度对其筛查行为的影响最大。宫颈癌筛查的认知与态度,认知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1.目前妇女,尤其是已婚、居住于城镇、文化程度和收入较高的人群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水平总体较好;应进一步加强妇女对宫颈癌的病因、高危人群以及常用筛查方法知识的宣传。2.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态度总体比较积极,其中年龄在36—45岁、居住于城镇、文化程度和收入较高的人群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宫颈癌筛查的态度最好;周围人群的筛查行为对妇女宫颈癌筛查的态度影响最大。3.与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和态度相比较,妇女的筛查行为现状不够乐观,尤其是对有性生活的未婚女性积极开展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其积极主动参加筛查意义重大;对妇女筛查行为影响最大的是她们对宫颈癌筛查所持有的态度。4.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态度、行为之间均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