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下所取的钩突、筛窦黏膜标本是否存在细菌生物膜及其形态学特征,探讨细菌生物膜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7月至9月期间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2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鼻窦CT检查并行CT评分。包括试验组15例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手术中留取钩突、筛窦黏膜;对照组为11例无慢性鼻-鼻窦炎的鼻骨骨折患者,在鼻内镜下采取钩突、筛泡黏膜。标本经标准的扫描电镜方法处理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通过比对文献中的细菌生物膜照片,判断标本中是否存在细菌生物膜,描述其形态特征。并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对细菌生物膜的存在与部分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小样本计数资料用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试验组15例患者中9例发现细菌生物膜;对照组11例患者中1例发现细菌生物膜,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扫描电镜下,对照组中未发现细菌生物膜的标本,鼻黏膜表面的纤毛排列整齐。试验组中,普遍可见纤毛的排列紊乱、纤毛细胞缺失等黏膜损伤表现。试验组中9例患者标本中发现了具有水通道、三维结构和基质包被的球形和椭圆形小体典型特征的生物膜。5例(包括1例对照组)标本中发现除了具有细菌生物膜特征外,还可见到与普通炎症导致的纤毛排列紊乱、缺失不同的纤毛的粘聚。3.试验组中,细菌生物膜阳性患者的鼻窦CT评分(15.89±6.30)高于细菌生物膜阴性的患者的鼻窦CT评分(9.50±5.79),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黏膜标本中存在具有水通道、三维结构和基质包被的球形和椭圆形小体的典型形态特征的细菌生物膜。2.经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细菌生物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推测,细菌生物膜的存在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密切相关,细菌生物膜的存在也可能是慢性鼻-鼻窦炎难治的原因之一。3.扫描电镜下,除了观察到典型特征的细菌生物膜形态外,有5例患者可以看到纤毛黏聚现象。纤毛黏聚可能是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有表现,是否也可以作为判断细菌生物膜存在的标志,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4.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细菌生物膜存在与否和鼻窦CT评分相关,提示细菌生物膜的存在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