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梗死有着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复发率。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是脑梗死常见并发症,可影响患者病情恢复,甚至促进死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梗死及脑梗死继发癫痫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找到脑梗死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并且有方向性的对其进行预防、诊治势在必行。研究目的:通过收集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与脑梗死未继发癫痫患者的详细病史、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出脑梗死继发癫痫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所有首次确诊为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患者59例为病例组,该组患者满足以下标准:纳入标准:⑴经头部磁共振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或问诊后有明确且仅1次脑梗死病史者;⑵本次入院为首次癫痫发作;⑶排除脑炎、出血性卒中、颅内占位等其他原因所致癫痫发作;⑷住院期间完善EEG检查。排除标准:⑴既往脑梗死病史数次,或病史时间不明确者;⑵被诊断脑梗死前有过癫痫发作或类似癫痫发作;⑶脑部患有其他疾病,如脑炎、出血性卒中、头颅外伤、占位、颅内寄生虫等;⑷可能有其他癫痫发作诱因,如近期口服致痫药、代谢性疾病等;⑸有家族性癫痫遗传病史。并随机抽取同期诊断为脑梗死未继发癫痫患者60例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2、病例分组:⑴按脑梗死后是否出现癫痫发作,分为癫痫(EP)组与非癫痫(NEP)组。⑵EP组按脑梗死后癫痫发作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发作(ES)组与迟发型癫痫发作(LS)组。⑶EP组按癫痫发作类型,分为局灶性癫痫发作、局灶性继发全面性癫痫发作、全面性癫痫发作。3、病例采集内容:性别、年龄、NIHSS评分、脑梗死类型、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梗死后癫痫发作时间、癫痫发作类型、EEG、头部磁共振资料等。4、统计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在EP组与NEP两组间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脑梗死面积、脑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面积脑梗死、位于皮层部梗死灶是更易继发癫痫。2、按脑梗死后癫痫发作时间,将EP组(59例)分为ES组(13例)与LS组(46例),分别将脑梗死类型、脑梗死面积、脑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类型及脑梗死面积与癫痫发作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癫痫发作类型,将EP组(59例)分为局灶性癫痫发作组(10例)、局灶性继发全面性癫痫发作组(14例)、全面性癫痫发作组(35例),分别将脑梗死面积、脑梗死部位、癫痫发作时间与癫痫发作类型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面积脑梗死、皮质部梗死是脑梗死继发癫痫独立危险因素。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易导致迟发性癫痫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