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共8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中药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联合早期、连续的针刺治疗;对照组46例,予常规治疗及中药辨证施治,每天一次,总疗程为2周。运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S)、既往史评分、伴发疾病评分、Glasgow评分等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计算出治疗前后两组NIHSS评分之间的差值,根据尼莫地平评分法进行疗效分析,从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言语功能、肢体功能等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总结出两种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的89例病例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46例,观察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6.75%,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有效率52.18%,P=0.000。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临床表现,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肝阳上亢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三种证型。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运用NIHSS量表进行评分,计算之间的差值,经相关统计学软件统计后得出,三种不同证型的P值分别为:0.048、0.049、0.039,P值均<0.05。将全部89例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其中,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以轻症为主(58.9%),中度次之(30.4%),重度较少(10.7%);肝阳上亢风火上扰证以轻、中度多见(分别为52.9%及40.1%),重症较少(7.0%);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则以中、重度多见(分别为50.0%和31.2%),轻症较少(18.8%)。由此可见,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以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最为常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轻,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重,肝阳上亢风火上扰证介于两者之间。本次研究统计了针刺不良事件:晕针、出血、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33%、0%、4.65%,均在5%以下。【结论】中药辨证施治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