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空调系统对潜热负荷的处理能力,实现更为节能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一种结合电渗再生除湿方法的换热器除湿翅片,利用固体多孔吸附材料内部形成的电渗流实现对湿空气的处理。为探究该方法在除湿空调系统中的可行性,将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不同饱和度下电渗再生除湿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从吸附材料的选择、制备与性能测定入手,分别确定单一材料样本、复合材料样本及固化材料样本的制备流程,通过静态吸附及力学强度测试确定材料样本的吸附性能及结构稳定性。优选大孔硅胶、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为单一材料样本,通过添加20-40%质量浓度的氯化钙吸收溶液及PVA水溶性固化剂制备复合及固化材料样本。在确定测试材料的基础上,分别设计并搭建高、低饱和度电渗再生除湿实验系统。样本与液态水接触的高饱和度测试系统模拟极端情况,强化电渗再生效应,便于明晰观察除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样本与高湿环境室接触的低饱和度测试系统通过模拟常规情况,便于分析电渗再生除湿技术应用于空调系统除湿单元中的除湿效果及性能潜力。基于测试方法及仪器精度,两个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0.35%及±2.22%。通过分析各样本在不同饱和度下的电渗流速率测试结果发现:高饱和度下,大孔硅胶具有较高的电渗流速率,但其结构稳定性较差从而易导致测试结果的异常波动和趋势变化;活性氧化铝、大孔硅胶和分子筛的平均电渗流速率与粒径尺寸呈负相关关系,与样本空隙率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电场强度的变化则根据材料种类而存在差异;在本文研究参数范围内,最佳粒径为0.05-0.1mm,最佳空隙率分别为11.4%、40.3%和23.0%,最佳电场强度分别为2.81V/mm、3.04V/mm和2.28V/mm。低饱和度下,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中形成的电渗流速率随着材料粒径变化改变的并不明显,与样本空隙率呈现非单调变化,与电场强度分别呈现正相关及负相关关系;最佳空隙率分别为10.0%和20.5%,最佳电场强度分别为7.66V/mm和3.31V/mm。整体而言,高、低饱和度下的电渗流速率可达最低空调除湿速率的10~3倍和10倍,将电渗再生效应耦合吸附材料应用于空调系统的除湿单元具有一定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