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至于我国的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有效地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缓解教育人才供给存在的紧迫性,国家对教育领域的“协调发展”理念尤为重视,并强调要着力抓好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工作。学校教育系统协调发展的测度与评价反作用于教育功效在经济社会中的实现,通过定量的方法刻画区域内学校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是教育管理部门在建设教育强国基础工程时的重要支撑。研究区域内各级教育发展的协调与否,不仅事关区域学校教育整体效能的提升,还会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掌握当前我国各级教育的协调状况,并促进各级教育间衔接的协调发展,可为各区域在构建本地区学校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上提供思路借鉴。本研究在厘清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学校教育系统协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预测2018-2020年间学校教育系统的协调程度,科学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为教育管理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围绕“协调发展”的主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区域学校教育系统的协调性进行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论、资源基础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基础,对“学校教育系统”、“协调发展”、“区域”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区域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建立评价区域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其次,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上获取相关指标的权威数据,并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测算和模拟预测我国31个省(市、区)学校教育系统的承载性协调发展程度与适应性协调发展程度,并对各省市的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研究结论,以提高各个省市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程度为目标,为我国各省市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的调控提供合理科学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资源是构成学校教育系统并维系其增长运行的各要素总和,区域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具体包括各级学校教育子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相互衔接的各级学校教育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2)2013-2017年间我国绝大部分行政区域的各级教育承载性发展均处于失调状态,各级学校教育承载性协调发展程度最高仅达到初级协调状态,其中,还有不少区域的各级教育发展处于失调衰退阶段中的拮抗时期。(3)学校教育适应性协调发展程度跨度大,且区域间差异大。(4)学校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如对于高等教育承载性协调程度而言,东部地区的协调程度较好,西部地区协调程度最差。针对当前我国各级教育子系统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个具体的对策建议: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以缩小区域学校教育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合理调节各级教育间的资源配置,提高其衔接程度;未雨绸缪,建立各区域学校教育系统协调发展的预警机制,提早防范区域学校教育系统协调发展的恶化。本文的研究新意在于首次从纵向教育结构的阶段性层面切入,引入了灰色预测模型模拟预测学校教育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承载性协调发展程度与适应性协调发展程度,丰富了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工具。本研究虽对各省市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状况及发展态势进行了完整的描述,但未有针对性的对学校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决策分析是研究的不足之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