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系统性分析、对比经穿刺房间隔途径和经股动脉逆行途径射频消融左侧房室旁道这两种不同术式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我们以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为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分别对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外周静脉血中血栓前状态标志物D-二聚体(DDIM)及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的浓度水平进行纵向及横向对比,以对比分析两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左侧旁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71例,年龄15~70岁,病史6个月~30年。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采用经穿刺房间隔途径射频消融,消融即刻成功率为100%;B组37例,采用经动脉逆行途径,其中有2例复发,3月后经穿刺房间隔途径再次消融成功。EPS前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5个或5个以上半衰期。术中常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3000u抗凝、预防血栓形成,时间每延长1小时追加低分子肝素钙1000u,术后常规予以阿司匹林0.1克/天,连续服用1月。纳入研究的患者无血栓栓塞和出血性疾病,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否认恶性肿瘤、房颤、妊娠等,肝肾功、钾钠氯钙、血糖和血脂、血常规、凝血相等均在正常范围。分别于术前、电生理(EPS)后、射频消融(RFCA)后即刻、手术后24小时、手术后第3天和第7天,静脉取血样检测。在鞘管内采血时最先4ml丢弃,再取4ml。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水平。结果:1.无论是A组还是B组,血浆中DDIM的浓度于EPS后、RFCA术后即刻、术后24小时、术后3天、术后7天与术前相比均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A组还是B组,血清TAT浓度在射频消融术后即刻出现第一个高峰、术后3天出现第二个高峰,其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术前相比仍有升高,其差异仍具统计学意义,P<0.05。3. A、B两组同一时相比较,DDIM浓度及TAT浓度术前、EPS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即刻、术后24小时、术后3天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至术后第7天,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4.对于DDIM浓度及TAT浓度的变化,分别行两因素重复测定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各组内差异显著(P<0.05),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取样时间×手术方式(P<0.05),表示手术操作方式与取样时间之间具有交互作用。5.总放电时间、总放电能量与DDIM、TAT的升高无直接相关性。结论:1.射频消融术可引起凝血系统中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浓度的显著变化,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2. A、B两种手术方式都会使血浆中DDIM的浓度于术后3天内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一过性增高,于术后7天降至术前水平。3.无论A组还是B组都可引起血浆TAT的2次峰值的出现,提示微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穿刺血管损伤及导管放置的影响。4.穿间隔入路较经动脉逆行途径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5.准确定位房间隔的穿刺位置是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术前预测旁道可能的位置,灵活选择手术入路,避开各自的不足,有效发挥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