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目前,乡村旅游对贫困山区扶贫攻坚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认可,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实施,精准识别农户的贫困问题成为关键,但乡村旅游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改善作用尚未得到深入分析。因此,探讨乡村旅游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作用,对于改善贫困农户生计,降低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重庆三峡库区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重叠区域武隆区和丰都县,选取乡村旅游扶贫不同带动模式的6个样本村开展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了乡村旅游背景下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首先对乡村旅游发展前后贫困农户社会经济特征和村级条件进行分析,进而选取17个指标构建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量化评估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并运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乡村旅游发展前后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对比分析。最后,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贫困农户生计资本是否增加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在乡村旅游这一外界因素的扰动下,贫困农户社会经济特征和村级条件都有所改善。贫困农户家庭特征中,家庭负担比有所降低,其余指标均有所提高。参与旅游业行为特征中,贫困农户接受了政府给予的产业技能培训,多为每年1~2次,培训机会略少;贫困农户通过开办农家乐、出售农产品、当地打零工等多样化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但参与技术水平较低;受参与方式以及旅游业淡旺季特点影响,贫困农户一年中参与乡村旅游时间较短,参与时间半年以上的贫困农户占比仅为11.4%,半年之内的占比88.6%(其中未参与的占比44.3%)。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条件,乡村旅游发展后当地积极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村里公路及生产便道都有所改善,使出行和生产更加方便,有利于游客数量增加,也有利于贫困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及旅游相关活动;乡村旅游发展后村里加工企业有少数增加。(2)乡村旅游发展前后贫困农户生计资本总指数分别为0.2612和0.2995,均低于0.5,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但乡村旅游发展后贫困农户生计资本总指数显著提高。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前后均表现出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对匮乏而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相对丰富的特征。(3)乡村旅游发展前后贫困农户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数分别为0.03、0.0681、0.0264、0.0329、0.1037和0.0389、0.0703、0.0268、0.0392、0.1241,乡村旅游发展后五大生计资本均有提高。同时,非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发展后贫困农户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显著提高,而物质资本虽有增加但不显著。(4)由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乡村旅游发展后贫困农户家庭技能培训次数增加量、全劳动力增加量、外出务工人数增加量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呈现正向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而家庭负担比增加量对乡村旅游发展后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呈现负向影响,村级条件因素变化量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影响不显著。这充分表明了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对贫困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创造了新的增收途径,能有效改善贫困农户的生计资本,而同时外出务工也对其家庭生计产生重要作用,参与旅游业是当地贫困农户生计方式的补充手段并非替代。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关于实现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建议:(1)保障旅游发展用地,扩大乡村旅游发展规模;(2)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旺季经营周期;(3)夯实农村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户生计可持续;(4)注重产业发展引导,增强贫困农户自身发展动力;(5)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农户自身生计能力;(6)以合作社为载体,让贫困农户充分参与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