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明确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运河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性,主要是因为经济带基本依靠运河相连,水生态的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传播和扩散性。江淮运河南连长江北接淮河,为皖北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是江淮运河的重要任务,但是运河经流水污染较重的巢湖和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合肥都市圈,沿途众多潜在的污染源为江水北送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江淮运河经济带产业生态化发展尤为重要。文章首先从循环经济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阐释了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接着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起源、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实现路径和生态产业园建设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明确了产业生态化内涵和特征,结合江淮运河经济带产业和生态环境发展现状,构建了包含资本、劳动力、能源和水资源等要素在内的投入指标,反映经济增长的合意产出,反映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非合意产出的产业生态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经济带产业生态化效率和空间分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江淮运河经济带产业生态化效率在考察期内总体处于有效状态,但下降趋势显著;技术进步对产业生态化效率提高的作用大于技术效率变化;从区域分异性来看,北方城市的产业生态化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南方城市的产业生态化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明确江淮运河经济带产业生态化效率的驱动因素,探究经济带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生态化效率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文章以产业生态化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和财政支持为解释变量,运用Tob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经济带产业生态化效率的驱动因素和空间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江淮运河经济带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为负,城镇化、市场开放度和财政支持对江淮运河经济带产业生态化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驱动作用;不同城市的产业生态化驱动因素具有差异;经济带内城市之间的产业生态化效率具有相关性,产业结构、市场开放度和财政支持对其邻接地区具有正溢出效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对临界地区具有负溢出效应。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结合江淮运河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文章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实现企业的产业生态化,建立区域内部产业共生网络和构建区域间产业生态系统三个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