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居全球第五位。有研究表明,每年新确诊的胆囊癌病例数量等于胆囊癌相关死亡人数。胆囊癌最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和黄疸。其病理表现通常为不对称胆囊壁增厚,渗入周围结构。肿瘤好发于胆囊下部,随着肿瘤进展胆囊内可充满肿瘤伴或不伴有脓液、粘液或结石。胆囊癌早期可能表现为黏膜斑块、息肉或乳头状增生。从宏观上看,胆囊癌可分为乳头状,管状和结节状。胆囊癌具有极高的致命性和侵袭性,早期可发生淋巴结浸润和转移到远处器官如肝脏等。大多数病人死亡原因是由于其远处转移。早期诊断和积极的外科治疗仍然是胆囊癌唯一可能治愈的途径。化疗和放射治疗可能有助于患者生存,但其疗效不确定,因此迫切需要发现新的胆囊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来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肿瘤干细胞(caIl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细胞中的特殊亚群,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如不断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CScs是许多恶性肿瘤产生放化疗抵抗的主要原因,因此给肿瘤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CScs可通过DNA损伤修复、阻滞细胞周期、上皮间充质转化、乏氧效应等分子机制逃避或减弱放化疗杀伤作用,进而导致肿瘤的复发、侵袭和远处转移。近年来肿瘤被认为是一种干细胞疾病,深入研究CScs对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抵抗的有关机制,将为以后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现阶段最常用的CSC标志物有跨膜糖蛋白CD44、CD34、CD24、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D44这个分化集群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过表达,并在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功能尚不清楚。目的探讨CD44在胆囊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利用组织芯片分析CD44表达与G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并研究当用siRNA下调CD44后,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变化。方法1、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CD44 mRNA在常见癌症中的表达水平。2、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在132例胆囊癌组织和4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D44的表达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3、进一步分析CD44的表达水平与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系。4、利用转染siRNA的NOZ细胞系和GBC-SD细胞系,通过CCK8试剂法和EDU实验来检测CD44对胆囊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来测定CD44在胆囊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潜在作用。结果1、与相应的正常组织相比,CD44 mRNA表达在多种常见肿瘤中升高,尤其在肝癌和胆管癌中过表达。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显示胆囊癌组织中CD44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P=0.0036);通过对CD4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面积及程度进行评分,发现高表达的CD44与胆囊癌的TNM分期(P=0.012)和癌细胞的远处转移(P=0.044)和分化程度(P=0.001)密切相关。3、CD44高表达的胆囊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低于CD44低表达的胆囊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4)。同时单因素分析显示CD44的表达量P﹤0.001)和TNM分期(P﹤0.001)、胆囊癌分化程度(P=0.001)和远处转移(P=0.003)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CD44的表达量(P=0.002)、TNM分期(P=0.010)和远处转移(P=0.048)可以作为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4、与siRNA-NC相比,转染siRNA-CD44的GBC-SD和NOZ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1、CD44在胆囊癌组织中过表达,并且其表达量与不良预后明显相关。CD44的高表达是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胆囊癌不良预后的标志物。2、CD44在胆囊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CD44进行靶向干预有望成为治疗胆囊癌的一种新型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