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和法律是伴随每个人一生并调解人类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社会规范,而法律则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法制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守法公民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群体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教育对象,在身心发展方面还很不成熟,极易出现互相侵权事件和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对其进行法制教育能够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还可以使学生在维护自身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水平方面得到提高,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制教育做出了新的规定,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对其中的法制教育内容进行研究尤为重要,也有着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运用文献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界定出法制教育的概念,并发现基础教育阶段的法制教育内容处于缺位或低效状态,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初中生法制教育亟待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世界范围内的公民教育背景对我国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另外,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都把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其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从总量上看,法制教育内容接近教材总内容的四分之一;从年级分布上看,八年级内容略重;从具体内容上看,七年级更注重防范性和保护性,以插图为主,八年级更注重公民权利义务,以问题为主,九年级更注重宪法和法律权威,以文字表述为主。 从总体上评价,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现了课标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整体上容量恰当,难度适宜,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但是,与课标对照,环境保护法制教育内容缺失;在内容的价值取向上,权利义务内容比例失衡;插图中虚拟情境多、真实情境少;活动与设问中惩戒性和维权性素材偏少;名言警句和相关链接部分,抽象法律条款不易理解。 原因可归结为:我国法制教育传统理解的狭隘和偏差、教材编写者对一线教学实践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教材审查标准不统一。调整建议:加强生态文明与环保法制教育;公民权利义务教育内容的比重应尽量均衡;插图的选择应更加重视真实情境;案例活动和设问中应增加维权型和惩戒型素材,并注重二者均衡;转换教材中名言和链接部分中的法条内容,让其更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