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神经机能联系不能(diaschisis)是指脑内某一局灶损伤区域的兴奋性传出冲动丧失,致神经系统其他特异性区域对刺激的反应性减弱,且这种功能障碍的发生是突然的,在损伤灶与受累的远隔区域间存有神经解剖的联系。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CCD)是神经机能联系不能中较常见的类型,它是指由于幕上脑梗死导致皮质-桥脑-小脑纤维束通路(cortical-pons-cerebellar pathway,CPC)中断,引起对侧小脑半球血流量降低,进而导致对侧小脑半球神经元新陈代谢及活性下降的现象。多数学者认为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的出现与皮质-桥脑-小脑通路损伤有关,此外尚有学者认为CCD的发生与患者小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或小脑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等因素有关。目前对于幕上脑梗死后CCD现象的研究普遍应用的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且均是通过检测患者的脑局部血流量及氧摄取分数等参数来诊断,然而,PET及SPECT技术具有一定的辐射,且检查费用昂贵。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PWI)作为一种功能成像,其检测血流灌注的结果与PET相似,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辐射,更适合CCD现象的研究。迄今,国内外应用PWI技术评估幕上脑梗死后所致对侧小脑半球的低灌注现象仅有少量文献报道。本文通过对单侧幕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进行脑PWI,旨在探讨PWI在CCD现象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及CCD现象对脑梗死患者预后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材料资料及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1例单侧幕上脑梗死病例,其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36-85岁,平均61.89±11.77岁;临床表现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单侧肢体无力,运动不灵。病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病变均发生在幕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实质内且有幕上病灶;幕上脑梗死对侧小脑半球出现rTTP延长的同时伴有rCBF的下降;MRI常规扫描双侧小脑半球未见病灶。排除标准为: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检查有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者;MRI常规扫描及DWI扫描有小脑半球自身病变;MRI平扫伴有颅内其它疾病者。急性期脑梗死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0-86岁,平均63.17±13.13岁,发病时间为6小时~3天以内;亚急性期脑梗死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35~74岁,平均60.0±11.15岁,发病时间为4-7天内:慢性期脑梗死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46~81岁,平均61.1±9.48岁,发病时间7天-2月。同时期内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5-79岁,平均64.5±10.05岁,排除有颅内疾病且无神经系统临床症状的志愿者。所有幕上脑梗死病例及对照组均行常规MRI平扫、DWI、MRA和PWI扫描。应用Siemens 3.0 Trio Tim I-class MR扫描仪,行脑灌注加权成像扫描。所有病例及对照组所得图像通过西门子Syngo后处理工作站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在DWI序列上测量幕上DWI病变区体积、通过脑灌注成像分别测量小脑半球兴趣区及镜像侧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相对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rTTP)、平均通过时间(rMTT)。并对小脑半球各项灌注指标进行评估,分别计算双侧小脑半球的rTTP差异、rMTT差异、rCBF差异、rCBV差异、小脑半球的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AI)。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组之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阴性组与阳性组的连续变量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双侧小脑半球各项灌注指标检测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t=0.132,p>0.05)。急性期脑梗死组:41例病例中有17例(占41.46%)存在小脑半球非对称性低灌注现象(阳性组),24例未显示小脑半球的非对称性灌注异常(阴性组)。亚急性期脑梗死组:19例中有7例(占36.84%)存在小脑半球非对称性低灌注现象(阳性组),12例未显示小脑半球非对称性灌注异常(阴性组)。慢性期梗死组:21例中有11例(占52.38%)存在小脑半球非对称性低灌注现象(阳性组),10例未显示小脑半球非对称性灌注异常(阴性组)。相对于病变同侧小脑半球,三组脑梗死组中的阳性病例均出现幕上梗死对侧小脑半球rTTP延长、rCBF及rCBV降低(p<0.05)。但亚急性期梗死组与慢性期梗死组阳性病例的rMTT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与慢性期阳性组病例幕上脑梗死体积大于阴性组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脑梗死组病例幕上脑梗死体积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于急性期与慢性期的阳性组病例与阴性组病例年龄无明显差别,而亚急性期阳性组年龄较阴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幕上脑梗死体积大小与双侧小脑半球rCBV、rCBF、rTTP的差异呈轻度线性正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rMTT的差异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D阳性病例的小脑半球不对称指数与急性期与亚急性期幕上脑梗死体积无明显相关,但与慢性期脑梗死体积呈高度线性相关。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梗死三组患者的AI值进行比较,对侧小脑半球的血流低灌注程度在急性期与亚急性期、慢性期时间段内无明显改变,即病变对侧小脑半球的AI值无显著性差异。与急性期、亚急性期脑梗死组患者相比CCD现象更易发生于慢性期脑梗死患者,而肌力评分1-3级的患者比肌力评分>3级的患者更易发生,而肌力评分为0级的患者CCD现象的发生率最高。其中急性期脑梗死组41例患者中,肌力评分在3级以上者CCD发生率占26.7%;肌力评分在1-3级之间者发生率为43.5%;肌力0级者发生率为75%。亚急性期脑梗死组19例患者中,肌力评分在3级以上者发生率占21.4%;肌力评分在1-3之间者发生率为50%;肌力0级者1例,1例发生。慢性组脑梗死组21例患者中,肌力评分在3级以上,发生率为41.7%;肌张力评分在1-3之间者8例,发生率为62.5%;肌力0级者1例,1例发生。结论①DSC-PWI是评价CCD发生的有效方法。②脑梗死体积大小与CCD现象的发生呈正相关。③肌力评分为1-3级的患者比肌力评分>3级以上的患者更易发生CCD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