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不同角度验证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中国技术外溢的存在性和影响性质,把研究的重点放在FDI技术外溢的机制上。研究任务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三大部分。
在文献研究部分,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研究发现,学术界在FDI技术外溢问题上的研究重点已从存在性证明转移到内在机制的考察上,在关注技术外溢是否存在的同时,更关注技术外溢的具体渠道和过程性质;同时,中国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理论研究部分,对FDI技术外溢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变量和主要影响因素做了逐一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FDI技术外溢机制的关键变量,分别是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有效关联和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围绕三项关键变量,提出了一个整合的FDI技术外溢流程模型,作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模型的研究假设是:FDI技术外溢是发生在企业层面的微观现象。内外企之间的技术差距是产生技术外溢的前提,企业之间的有效关联是技术外溢渠道的保障,内企的吸收能力是实现技术外溢的关键。
在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进行了计量研究和个案分析两方面的工作。
计量研究重点考察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FDI在中国产生技术外溢的前提: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我国内外资企业之间确实存在技术差距,其中,港澳台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小,其他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大。但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在逐渐缩小,甚至出现了内资企业的反超,说明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正在加快。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可能受益于来自FDI的技术外溢,但主要还是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因此,技术差距只是产生技术外溢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二、FDI在中国的总体技术外溢情况。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以1983-2004年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以FDI依存度等为解释变量,从宏观层面上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表明,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在整体上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但FDI在GDP中的比重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表现出正的相关关系,说明FDI的存在的确有利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三、FDI在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外溢机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在行业层面上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FDI技术外溢机制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FDI技术外溢有选择地存在。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技术外溢的渠道主要是示范效应;对于其他所有制企业来说,技术外溢的主要渠道既包括示范效应,也包括员工流动效应。三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产品出口率等也会影响FDI技术外溢的程度。
在个案研究部分,首先系统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FDI技术外溢的发展历程。通过二十年的合资,中国汽车工业初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也基本达到,但伴随而来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对外资方技术的长期依赖,导致自主开发能力的缺失。
其次,选取国内汽车行业中进行自主开发的两个成功案例—奇瑞和吉利,以历史的和叙事的方式总结了两家企业在技术吸收和自主创新上的经验。他们的经验表明,在技术外溢途径中,员工流动是最有效的技术外溢途径。那些有着强烈自主开发愿望的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通常也是最强的。正是通过人才流动,中国汽车工业在20年合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扩散到了像奇瑞和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企业中。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