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相关论文
丁文江先生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地质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地质学的诸多领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组建了......
庄文亚的《无逸窝日记》等史料中有关丁文江1902—1911年留学生活的记录,证实了丁文江于1902年3月到东京法学院留学,后在千叶医学......
读罢许纪霖先生《出山不比在山清》(载《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十期)一文,有启发,同时引起我一些感想。 如果说,丁文江鼓吹“新式的独......
香港《抖擞》月刊(一九八二年一月号)发表鲁诤的书评,对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此书提出意见。 文章认为,“出版这样一本书目,对国内......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科学思潮李少兵清末民初,科学思想作为一种救亡图强的工具性观念已经传入中国,但直到新文化运动发生,经过陈独秀、蔡......
前段时间翻阅《梁启超年谱长编》(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1145页),很关注其中梁氏对当......
201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七)》纪念邮票四枚,其中一枚展示的是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在野外考察的景象。 今年是我国地质......
《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十期刊登的许纪霖先生的文章《出山不比在山清》,基本上反映了丁文江这个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只是由此引出的......
在北洋军阀你争我夺的乱世中国,地质学家丁文江有个观点——少数人的责任,他在燕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中国政治的混乱,不是因为......
“现代文明人格”丛书出版的用意,是想告诉读者:人格要比“成功”更重要。 一套叫做“现代文明人格”的丛书已经面世。这是一套人......
中国地质学会的前身为1909年在天津创立的中国地学会。经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及在华工作的外籍知名学者章鸿钊、翁文灏、王烈、丁文江......
近百年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首要任务便是救国(民族独立)和强国(国家富强),科学技术是贯穿百年救国强国历程的主线。19世纪末、五四前后的......
民国时期,学生罢课乃是家常便饭,屡见不鲜。 在1924年,南开大学却发生了一起罕见的教授罢教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颇惹物议。 原来,南......
“哲学无定论”是20世纪中国哲学家明确提出并反复探讨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其实质是立足于现代哲学对哲学本性所做的一种探讨。这......
日色曚昽 李兆忠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副研究员 中国现代留学史上两段传奇性故事很值得玩味,当事人鲁迅和丁文江......
同时代人撰写的回忆文章,水分充足,可靠性必然多打折扣。那些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众议猬集、褒贬不一的人物,则尤其如此。至于因......
丁文江的传奇人生中,最令人扼腕的一件事,是他英年早逝,死于非命,中国早早失去了一位地质学的开山始祖、文化思想巨擘。而尤为令人......
20世纪30年代,翁文灏以科学家的身份从政,是“学者从政派”中官位最高、经历最曲折的一个。当时活跃在中国政、学两界的名流,一旦卷入......
提起我的父亲陈宗器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的友谊,凡熟知赫定博士中亚探险故事的人都一定熟悉。 1929年10月,时值中央研究院......
丁文江认为:“我们有职业而不靠政治吃饭的朋友应该组织一个小团体,研究政治,讨论政治,作为公开批评政治或提倡政治革新的准备。” ......
他也许不能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因为他太沉迷于工作,对他的合作伙伴也太过于苛刻,但是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他是一个闪光的代......
梁启超告别政治,退守书斋,固然始于民国七年(1918年),但他厌倦从政的感觉,却早在四年之前就有了。最初,他自信可以将袁世凯的行为纳入合法......
<正>翁文灏先生(1889—1971)字詠霓,浙江鄞县人,早年在比利时之罗文大学学习地质学,他是我国地学界第一位取得博土学位的学者。191......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江苏泰兴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地质科学家,政论家,学者,报人。本文以丁文江的社会改革思想为研究对象,对......
20世纪20年代,丁文江与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积极倡导“好政府主义”。然而,30年代,丁氏却出人意料地提出新式独裁,选择了新权威主义......
丁文江是民国科学界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科学工作者。具体而言,首先,丁文江是民国地质学的开拓者,创办了民国第一个现代地质学教学......
丁文江不是一个职业的或专业的哲学家,所以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不能归属于某一哲学派别。丁文江科学哲学思想的认识论来源于赫胥黎的......
摘要:丁文江是“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科学派的主要代表。过去学界在论及这一论战时,一般论者只注意丁文江与张君劢的思想差异,往往忽......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齐白石的行事方式,有时如其绘画或篆刻,不拘一格。譬如,他想让人写传记了,首先想到的人选,居然是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今天读......
中国20世纪20年代初发生了一场“科玄论战”,论战的双方分别是所谓科学派与玄学派。玄学派以张君劢为主将,科学派的领衔人物则是丁文......
据智效民先生在随笔《朱经农:诗名应共宦名清》一文中说,“诗名应共宦名清”是朱评价他的朋友、现代地质学家丁文江时所写的一句诗......
1936年1月5日,丁文江在长沙湘雅医院因煤气中毒引起脑部血管出血等病症,医治无效而去世。自从上年12月7日他赴湘潭谭家山煤矿勘察而......
上世纪三十年代,思想界有过一次关于“现代化”的大讨论。参加这次争论的有胡适、孟森、蒋廷黻、吴景超、钱端升、常燕生、丁文江、......
“材料就是有用的物质,有用是材料研究的灵魂,材料的研究如果不是瞄准应用,就不能算是在研究材料,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必须是来自于......